金門民防坑道。
吳增棟師傅在打刀。
廈門五通碼頭人潮涌動,有旅行社的導遊舉著小旗帶隊,有探親的人拖家帶口,更多的是沒帶多少行李、分不清是金門人還是廈門人的普通旅客……辦了“個人遊”的記者也是其中幾個。
舉著證件買船票、過關、登船……僅十幾分鐘時間,記者感覺比深圳去香港還要便捷。
五通碼頭到金門水頭碼頭,船行只需30多分鐘。浪花翻滾間,記者的手機一直能收到中國電信的信號;而在金門島上,也常聽到導遊提醒著來自臺灣本島的遊客:“大家接聽手提電話時,要看清系統提示哦,這裡會經常漫遊到大陸……”
生銹“拒馬槍”陳述歷史
這天,有來自大陸的觀光郵輪停靠金門,年輕導遊都被臨時調往碼頭。頭髮花白的林先生頂著烈日加班——給乘坐金門島內觀光公交的遊客當嚮導。50多歲的他在金門土生土長,不停向好奇的遊客們解釋:“打仗的事我沒經歷過,那離我們很遠啦……”
在海堤沙灘上,記者看到一排排被海水侵蝕得銹跡斑斑的、枝枝丫丫的鐵架陣列。林先生説,那是當年修建的“拒馬槍”——防止海陸坦克登陸的障礙設施。“今天,那些只用來陳述歷史啦……可惜現在漲潮,不然的話,就在這片海水下面,能看到我們金門著名的石蚵田啦!你們嘗過金門的‘蚵仔面線’、‘蚵仔煎’了沒?好吃吧,與臺灣産的不同的……”
林先生向記者介紹説,從明朝開始,金門海域飼養蚵仔的方法就是把大石條立在潮間帶,讓蚵苗隨海水自然附著生長在石條上。這裡産的海蚵顆粒小,但肉結實又甜美,當地人稱其為石蚵……綿延數公里的石蚵田,是金門壯觀而獨特的海岸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