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化,體現在哪?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富麗堂皇的大劇院?巧立名目的各種文化節?想在臺灣找到這樣的文化名片,恐怕不太容易。在臺灣,更多時候,文化的魅力來自於普通的人和日常的生活。
一條不只承擔大眾交通同時也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捷運(地鐵),一家不只追求金錢同時追求文化藝術品味的銀行, 在記者眼中,它們分別代表了臺灣社會中政府和企業的文化品格。
臺北捷運
公共文化服務的場所
捷運,是臺北地鐵與城鐵的組合,與其他地方一樣,臺北捷運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臺北,捷運不僅是出行工具,也是文化場所。不但為乘客出行提供了諸多方便,還為乘客提供了學習和娛樂的便利,填補了出行時間的空隙。
每個捷運站入口,都會擺有各種宣傳品免費提供給乘客,有演出資訊,還有多種語言的臺北地圖,站內還設有觸屏電腦,可以查詢一些市政、生活等方面的資訊。較大的捷運站,會經常舉辦一些免費展覽或展示,大多是公益性質,比如有的車站常年展示故宮文物複製品。
一些捷運站還會根據自己的位置特點,設計一些特別的服務。比如西門捷運站處於西門町之下,青少年比較多。所以西門捷運站設立了一座智慧圖書館,是臺灣首座設于捷運的線上無人服務圖書館。這座圖書館針對青少年與捷運通勤族設計,藏書15000本,開放時間為6時—24時。
臺大醫院捷運站內有一組名為“手之組曲”的雕塑。這些或張開或相攜的“手”不僅是供行人休息的座椅,也通過手與人之間的情感聯想,呈現出生命的強韌與溫暖,與醫院救死扶傷的醫者精神相呼應。
而臺北車站捷運站作為最大的轉机站,已經很難説是交通樞紐還是娛樂文化場所了,因為通常你可以在裏面待上一天。這裡不僅有書店、購物廣場,還有多條大型商業步行街,此外,這裡也是街頭藝人聚集的熱門區域之一。
臺北捷運每天都有近百萬人次的載客量,雖然沒有什麼具體的數字可以説明這些文化設施和活動為捷運增加了多少客運量,但是臺北捷運顯然志不在此,他們更多的是想給社會大眾一個良好的觀感,那就是捷運熱心並努力地推動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