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一不小心成氣象達人 臺灣氣象界的那些故事

時間:2012-09-17 10:12   來源:東南網

  每到颱風季來臨,氣象新聞就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風格各異的氣象主播也成為人氣明星。本期對話臺灣名嘴,導報記者就與臺灣知名氣象主播彭啟明老師電話連線,聽他講氣象界的那些故事。

  彭啟明是臺灣第一張個人氣象預報證照的擁有者,是臺灣“中央大學”大氣係的教授,是臺灣少有的天氣風險管理公司老闆,是臺灣知名的氣象主播……總之一句話,他是“氣象達人”。用彭啟明的話説,其實任何行業都靠“天”吃飯,而自己就是那個把氣象預報做成氣象經濟的人。雖然彭啟明不是目前臺灣最年長的氣象主播,但他絕對是最有資格聊“天”的那一位。

  “氣像是科學 但氣象新聞綜藝化不可避免”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您是臺灣第一張個人氣象預報證照的取得者,電視新聞中播報氣象資訊的人,必須擁有這個證照嗎?

  彭啟明(以下簡稱“彭”):2004年臺灣修改了“氣象法”,開放個人和團體從事氣象的觀測、預報和發佈。我當時在大氣係任教,有專業基礎也有一定的實務經驗,當時想要開一個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因此個人和團體的氣象預報證照我都有。但在臺灣做氣象主播其實沒有什麼門檻,更不用説是專業的氣象預報證照。你看臺灣的氣象主播,從白頭髮的老伯伯到青春美少女,什麼人都有。

  記:在電視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的狀況下,臺灣氣象傳媒處於怎樣的發展環境?

  彭:臺灣不同電視臺氣象新聞的播報形式和水準,其實差異化非常大。臺灣有十余個新聞臺,有用自己的氣象新聞團隊的不到一半,很多臺都只是有一個隨便找來的氣象主播而已。如果只有這一個人,在專業上很可能沒有辦法滿足觀眾需求,那就只能追求一些聳動的語言或內容。

  記:也就是説氣象類的新聞,一樣有其他電視節目的共性,收視率決定一切?

  彭:是的。不同電視臺著力的點不同,有的以專業、深度取勝,有的劍走偏鋒,以美女做賣點,都是為了收視率。

  記:與收視率有關的另一個現象,是氣象節目綜藝化的傾向。氣象節目要怎樣在專業與可看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呢?

  彭:天氣資訊是民眾的基本需求,所以新聞節目中一定會有氣象時段。但氣象新聞綜藝化,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因為臺灣的電視臺競爭激烈,特別在沒有什麼新聞的時候,一定需要用形式上的東西來吸引觀眾。我覺得綜藝化可以,但在最基本的內容上,氣象新聞不能偏頗,因為氣象它本身是科學。不能為了追求效果,就把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天氣説成完全另外一種樣子。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