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北如何抵禦水患:近年力推“總合治水計劃”

時間:2012-07-27 09:03   來源:新華網

  2001年的“納莉”颱風,對臺北市民來説是難以忘懷的,短時強降雨造成臺北城大面積淹水,交通大亂,災損慘重。“吃一塹,長一智。”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張培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臺北近年力推“總合治水計劃”,希望以更先進的理唸有效提升城市抵禦水患的綜合能力。

  臺北盆地的特殊“水情”

  11年前,“納莉”颱風攜帶的豐沛雨量重創北臺灣,人口稠密的臺北市、臺北縣(今新北市)以及基隆市合計淹水面積達6640公頃。

  當時,流經臺北市的基隆河水位暴漲,突破警戒水位後從堤防缺口灌入城區,讓這座城市變了模樣:主幹道忠孝路被人們形容為“忠孝大河”,傢具、雜物四處載沉載浮,停車場裏泡滿了汽車、摩托車,“捷運”(城市軌道交通)因地下軌道及站點進水而全面停駛,有市民為了搶救愛車而失去了生命……

  有著水利專家背景的張培義向記者介紹了臺北市特殊的“水情”:臺北地處盆地,上游有2個大水庫,基隆河橫貫而過,西有淡水河,南有新店溪、景美溪,此外還有“次要河川”和“支流河川”8條;平地年均降雨量約2900毫米,山區則高達4500毫米,每年的汛期從5月到11月,其中7到9月為颱風季。

  “這段時間裏,我們是最緊張的。”張培義説,天災常常是難免的,我們要做的是減低損失、保護市民。

  臺北的防洪排水建設與管理

  臺北市水利處副總工程司陳郭正介紹説,該市的防洪排水主要由河川系統、雨水下水道系統和抽水站系統構成。

  他告訴記者,基隆河、淡水河、新店溪和景美溪4條“主要河川”的堤防在200年一遇標準上加高1.5米;“次要河川”雙溪的堤防在100年一遇標準上加高1米;其他8條“支流河川”的堤防在50年一遇標準上加高0.8米。

  雨水下水道的設計降雨強度,平原地區以5年一遇為標準,每小時流量為78.8毫米。計劃興建長度約540公里,到2011年底已完成約522公里。

  此外,臺北市目前共設置64座永久雨水抽水站和21座臨時雨水抽水站,共有402個抽水機組,總抽水量達每秒2093立方米。

  陳郭正告訴記者,臺北市對防洪排水設施每年要做2個階段初檢,之後再進行復查,還有不定期的檢查。對於下水道系統,除了日常的定期清理外,在汛期更投入2倍的人力。

  張培義還介紹説,“納莉”颱風之後,捷運系統將防洪標準進一步提高到了200年一遇標準上再加高1.1米,增加了自動防水閘門。此外,市政府還對民眾在自家裝設放水閘門提供50%的經費補助。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