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影片《賽德克巴萊》導演:讓人們懂得臺灣

時間:2012-04-27 08:47   來源:新華網

  由中國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反映臺灣少數民族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史詩性歷史巨片《賽德克巴萊》將於4月2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等地上映,並將於5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魏德聖在影片公映前夕到美國為影片做宣傳並接受新華社採訪,談了該片創作理念及對國際市場和中國內地市場的期待。

  魏德聖是臺灣電影界傳奇式人物,2008年他舉債拍攝影片《海角七號》,上映後票房收入逾5億台幣(約合1億元人民幣),榮登臺灣本土片票房榜首。《賽德克巴萊》從最初的構思,史料蒐集,劇本和策劃,到最終完成攝製,長達12年。其間魏德聖為籌款曆盡艱辛,公映之後再創臺灣票房佳績,並奪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桂冠。

  在談及影片如何處理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關係時,魏德聖説,歷史僅僅記錄事實,沒有具體細節也沒有人物性格的描述,而這正是電影的基本要素。他説,“《賽德克巴萊》的主要情節都是真實的,同時我們又根據歷史記錄來揣摩人物心理狀態、人物性格、行為動機等等,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對歷史記錄的前後順序有一些調動,又虛構了一兩個人物,用以串聯故事情節。”

  談到影片創作理念,魏德聖説,影片所呈現的是臺灣少數民族對日本殖民統治反抗的一段歷史。他認為,每個人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顏色,而現代社會抹掉了這種個性化色彩。

  魏德聖説自己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希望通過臺灣少數民族的這個故事,讓更多的人能夠思考自己的顏色。如果人們能夠通過影片看到臺灣少數民族的特性,進而看到自己的特性和與他人的差異,進而尊重並包容彼此的差異。

  魏德聖希望,《賽德克巴萊》能夠“讓世界從歷史的源頭了解臺灣”。他説,臺灣版片長4個半小時,國際版兩個半小時,剪接時避免了威尼斯電影節參展版的不足之處,並聽取了臺灣觀眾的反應之後,專門為適應非臺灣觀眾重新剪接,但保留了史詩片的基本特色。

  魏德聖説,他與內地導演陸川、寧浩、賈樟柯等都是好朋友,他經常到內地,每次到內地電影界人士都給了他很多協助。他希望《賽德克巴萊》這部影片能夠成為內地民眾了解臺灣的橋梁。

  5月10日影片在內地公映時,他將到到場與觀眾直接溝通。(報道員李大玖)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