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寫真:在紀州庵聽隱地講述城市與閱讀

時間:2012-04-23 09: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暮春4月一個陽光普照的早晨,數十位中年以上的文學人齊聚臺北城南同安街盡頭、老樹蔭下的紀州庵,在春光、好茶相伴下回顧城南文脈的起落。

  臺灣資深出版人、作家隱地先生也從附近的廈門街移步前來。

  本名柯青華、年逾70的隱地,1975年就在廈門街113巷創立爾雅出版社,至今仍把書籍當手工製品、走1年約20本書的小規模出版路線。他不變,但周邊曾經蓬勃的文學榮景已成往事。

  被稱作臺北第一個文學專屬藝文空間的紀州庵文學森林,當天為“紀州庵暨城南文學脈流展”辦開幕禮。臺北城南,是戰後臺灣文學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場域,由同安街向周邊輻射,包括鄰近的廈門街、牯嶺街,更遠可至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

  追溯到國民黨政權1949年來臺,因上述區域有日本人遺留下許多機關住所,當局文教機構與公務員、教師、知識分子遂落腳此間。1950、60年代,不少文學人開始興辦社團、期刊,1970年代“純文學”、“爾雅”等出版機構應運而生。

  文藝界前輩、當時還是青年的界中翹楚林海音、余光中、王文興等都在此頻繁活動。隱地説,年輕時他們一起讀的書,永遠留在腦海。“最近在播放大陸拍攝的電視劇《京華煙雲》,那是林語堂的小説,我們年輕時候都讀。”

  娛樂單調的年代,閱讀在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他説,透過書我們接觸這個世界、打開一扇窗,閱讀讓人心裏踏實、不寂寞。

  展覽中一幅照片記錄了1960年《現代文學》創刊時編輯委員群體。當時盡顯青春稚嫩摸樣的陳若曦、白先勇、李歐梵等文學人,許多年後仍活躍于臺灣及海外。

  隱地自創門戶後,為王鼎鈞、張曉風、席慕容出版的《開放的人生》、《我在》、《時光九篇》等作品都大受歡迎。白先勇早期代表作《臺北人》1992年交付出版,至今仍是爾雅的招牌書。

  多年後印刷業發達了,新書和新作家一波波到來,海峽兩岸卻有許多知名書店傳來關張的消息。隱地很是憂慮:整個時代在改變,年輕人開始網上閱讀,他們當中很多人沒有機會接觸紙版好書。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書店,是釜底抽薪。”隱地強調,有書店,書才有生命;如果全部的書都要通過網上才能買的到,對都市是個遺憾。

  為此他一直遊説愛好文學的朋友們,除了你自己喜歡寫作以外,最重要,去經營一家好的書店,讓城市多一個好的風景。有機會他就呼籲,教育、文化當局不可以接受了新事物就把舊的拋棄,很多舊東西有其意義,要把它留住。

  紀州庵,曾是日據時代日本商賈、官員聚會的高級餐廳。2000年這處已破敗不堪的歷史遺跡因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師生攜手當地居民,不斷奔走而得以留存;去年6月起,臺北市文化局將整理好的部分建築交付專業文學團隊“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

  這裡被期許作臺北文壇的“客廳”,但隱地説,我們也知道紀州庵有一段很辛苦的路要走,新店溪河畔是臺北較偏僻的角落,要讓別人知道就不容易。

  紀州庵文學森林的館長封德屏當天聚會中對朋友們説,文學的活動本來就是寂寞的,希望大家給予熱情,讓我們把文學的閱讀、美感用很平和親切的方式介紹出去。

  還好在周邊紀州庵仍有夥伴。近年,隱地和妻子林貴真將廈門街舊宅打造成雅致宜人的爾雅書房,讓讀者、出版人、作家在此文藝沙龍交流。

  不想輕易放棄堅守多年的文學理想,隱地説,起碼今天我還挺在這裡,這個時候不能隨波逐流。爾雅最近又把好多1930、40年代老作家的書重新印出來,“文學新的、舊的,殊途同歸,都重要”。 (記者 劉舒淩 陳立宇)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