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是誰?臺灣人知道的並不多。不過,和老林一樣的“活雷鋒”在我駐點臺灣採訪時卻沒少遇見。有一次,我在街上走著,突然背後“哐當”一聲響,街對面許多人匆匆朝我身後跑去。回頭一看,一位騎摩托的婦女載著女兒不小心跌倒了,眾人幫她扶起車,有的安撫小女孩,有的幫婦女拍去身上的塵土。把母女倆扶上車坐穩開走後,眾人才各自散去。
還有一次,我在臺南一個小鎮把乘車卡落在一家便利店服務台。回到臺北突然想起,於是打便利店客服電話,報上小鎮地址。五分鐘後,就得到回復説,營業員確有撿到。兩天后,便收到便利店寄來的乘車卡,並且裏三層外三層地包了個嚴實。在鹿港龍山寺,我遇到週末義務來為遊客講解的中學生;在臺北市政服務中心辦事、臺東一間小醫院看病,都有志工(臺灣稱志願者為“志工”)熱情的指引……
原來,在臺灣有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每年都會評出“八德獎”,象徵“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獎設立近50年來已評選近3000位好人好事代表,這些人其實就是臺灣的“學雷鋒標兵”。在每年的年末,都會在“內政部”舉行頒獎儀式,並受到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接見。
今年,臺灣又評出53名“八德獎”,表彰的榜單上,有近百歲的老人,也有10多歲的少年,還有平凡的家庭婦女、計程車司機、水果攤商或者養豬的農民……56歲的林惠慧,是臺北一家飯店員工,每天午休時間,她都會去臺大醫院幫忙,接聽電話、協助病人使用醫藥用具等等,被人們尊稱為“銀發天使”。這樣的無償服務,她堅持了10多年。宜蘭拾荒婦人楊黃牡丹撿到110萬元新台幣現金後,原封不動送回,馬英九還親自登門表揚。臺灣交通大學畢業生羅達賢,成立新竹少年監獄電腦技藝訓練班,以及“向陽電腦工作室”,以解決犯人刑滿釋放後就業問題……
不過,除了跟大陸一樣的樹典型獎標兵,臺灣還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志工(即志願者)服務制度。十幾年前,臺灣推出“社會祥和計劃”專案,鼓勵人們當志工。受此影響,島內的青商會、獅子會、同濟會等民間團體都紛紛推動會員做志工,一些大企業也動員員工做志工。2000年是臺灣志工的一個關鍵年,這年出臺“志願服務法”,從招募、訓練、管理、保障、補貼、獎勵對志工作了規定,推動臺灣志工蓬勃發展。在臺灣各個縣市均設有志工招募點,報名後,志工將得到系統的培訓。如到養老院照顧老人的志工,需先接受護理培訓。到古跡義務導覽,將由資深志工授課,並通過考試才可上崗。
此後,臺灣《志願服務獎勵辦法》、《志工倫理守則》、《志工服務績效認證》等9種相關“子法”也相應出臺。比如規定,志願服務時數達2500小時以上者,將被分別頒授志願服務金銀銅質徽章及得獎證書。又如志工服務績效取得認證後,可作為升學的參考標準之一。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如今志工在臺灣已漸成風氣。時至今日,臺灣從15到64歲的人群中,接近1/4的人有志工經歷,並且逐年增多。據臺灣“內政部”的調查數據顯示,高達86%的青少年認為把時間花在志願服務活動上,對社會和個人都很重要。在前不久獲“八德獎”的53人中,40歲以下者佔到17%,助人為樂的風潮帶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學雷鋒”。
2010年,臺灣出了個累計捐資32萬美元助學的普通菜販陳樹菊,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今年,又涌現郭臺銘等臺灣富豪的“裸捐”風潮。在臺北一間小飯館的墻上貼了張寺廟送的“語錄”:“存好心、説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我想,凡人當不了陳樹菊、郭臺銘,做個好人總可以吧。(記者 陳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