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長在國民黨老兵眷村 臺演員:演戲瘋子 看戲傻子

時間:2012-03-19 08:59   來源:揚子晚報

  他是極具舞臺表演爆發力的臺灣相聲劇、話劇演員,也是活躍于電視、電影、音樂、廣告等各個領域的多才導演;他有談至興起時手舞足蹈的率性自然,也有話及傷心處潸然淚下的細膩感性。他是話劇《寶島一村》中的眷村一代、飛行員周寧,也是近日熱戲———同樣是賴聲川話劇《十三角關係》中的男一號,一位陷入妻子、情人、家人等多種牽扯中的“立法委員”。1988年,宋少卿與馮翊綱、黃士偉共同創辦了臺灣地區唯一以創作相聲及相聲劇為主打的舞臺劇團———相聲瓦舍,一系列叫好又叫座、貼近生活、表演形式活潑年輕的原創相聲作品,令這個劇團聲名鵲起,展演時一票難求。在流行歌曲佔盡風騷的臺灣音像市場,“相聲瓦舍”的作品卻可以打入排行榜前四名,其受歡迎程度及影響力可見一斑。

  喜劇天分源自眷村

  許戈輝(以下簡稱許):在大陸和臺灣的不同舞臺上演出,感覺是否有所差異?存在文化上的隔閡嗎?

  宋少卿(以下簡稱宋):畢竟兩岸在某些時空的間隔上,已經超過了60年,所以我覺得大家在對笑話的感應度上有所差別。因為喜劇講究節奏,演員的立即反應和隔三秒再反應是不一樣的,如果當你講下一句時觀眾才開始笑、鼓掌,那麼演員要“讓”掌聲。但是沒有文化差異,因為我覺得所謂的文化不同是三百年所衍生出來的一種認知問題,但在根本上是一樣的,都是以中華文化為基底。

  許:舞臺藝術的最大魅力可能在於演員和觀眾在現場的直接互動,對演員來説這也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宋:這個空間真的很微妙。我覺得劇場很可愛的地方就在於,它讓這個空間裏所有的人一起互相感動。所以有這樣一句話: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演員為什麼是瘋子?因為你必須要百分之百地專注于表演,同時也要百分之百地投射,你要把自己的力量通過臺詞、肢體語言傳遞給最後一排的最後一個人,所以作為演員是要“精神分裂”的。而臺下的觀眾為一個瘋子所呈現出來的東西而感動,那不是傻子是什麼?

  許:在這個時代,讓人發自內心地笑比讓人流淚更不容易,你的喜劇才能是天生的嗎?什麼對你的喜劇表演影響最大?

  宋:或許是眷村的環境吧。臺灣一共有大概800個眷村,所有眷村的父母都會講很多大陸的事情,除了回憶之外,更希望留下某種傳承。他們會把家鄉美好的事情告訴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加油添醋、誇張搞笑的部分,或許這樣講才能表達出對家的一種懷念。他們的苦中作樂,也就是很多眷村孩子的喜劇的養分。

  許:我知道你有一半臺灣少數民族的血統,在眷村成長是因為後來被送到了養父母家中,你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是什麼?

  宋:我沒有這上面的差異,在臺灣我會能力所及地幫少數民族拍戲、拍紀錄片,幫少數民族的藝術家做代言,但這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所謂的本省外省,對我個人來説這不存在。

  “相聲瓦舍”:原創、票價低

  許:我知道,臺灣相聲藝術的傳承多為錄影帶式的教育,缺少大師的言傳身教,是什麼讓你們熱愛並且走上這一行?

  宋:國民黨到了臺灣之後,有一些演員和藝術愛好者順著他們小時候的記憶,就是在大陸常氏家族的啟明茶社聽相聲的經歷,在臺灣進行現場表演。啟明茶社在四十年代非常有名,類似于現在的德雲社。但有一段時間,臺灣的現場相聲慢慢式微,於是他們在廣播電臺裏説相聲,後來錄成錄音帶,所以我們五幾、六幾年的孩子完全是靠這些錄音帶得到了另外一種娛樂。在大學畢業典禮上我和師兄馮翊綱表演了一個相聲劇,反響蠻好,就這樣我們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相聲瓦舍”,“瓦舍”是宋代對劇場的稱呼。我們初生之犢不畏虎,就開始接case,然後到處去演出。

  許:我了解到戲迷們給相聲瓦舍歸納了“十大特色”,第一,劇很好看,而且劇本自己寫;第二,沒有獨裁導演,沒有不負責任的作品;第三,由於人少,大小事都得全員到齊一起做;第四,缺睡眠,缺銀兩,卻從不缺食欲的團員。是這樣嗎?

  宋:劇很好看,那是別人説的,我們不敢這樣説,劇本自己寫是真的。人確實不多,套句這邊的話,我們所有人全部是吃貨,都愛美食,到哪兒我們可以睡得普通點沒關係,但吃是非常重要的,像到了北京我們一定要找到最好吃的烤鴨,到了長沙我們要找到非常好吃的臭豆腐等等,民以食為天,所以這個部分寫得蠻貼切。

  許:第七條,想想自己也是觀眾……所以票價訂低一點。

  宋:這是真的,將本求利,如果是李國修導演的戲、賴聲川導演的戲、人藝的戲,那麼多演員,那麼龐大的團隊,當然成本高,我們是演員兩個人上臺,頂多再加一個,工作人員一共八個,再怎麼耗費精力也就這些人,所以票價幹嘛定那麼高?讓大家都能進來看戲是一件好事情。中國人的相聲很了不起,它很早是在貧窮劇場、從最底層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當中引發出來的,本來就沒什麼成本,所以大家看得開心就行了。  代 寧

  -名詞解釋

  眷村:一種臺灣特有的居住區域、生活形態與族群文化。1949年起至60年代,于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祖國大陸各省遷徙至臺灣的國民黨軍及其眷屬,集中興建了大量房舍,是為眷村。六十年後這裡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響力,意外地成為臺灣軟實力的亮點。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成為當今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