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上了年紀喜歡懷舊的老人,與一批紅顏已老而歌喉未老的歌手,在具有老上海風情的特定地點西門町,形成了一個臺北獨特的文化現象——“紅包場”。
記者在西門町商圈琳瑯滿目店舖的包圍中,好不容易找到紅包場。映入眼簾的是只有在影視作品中才能見到的鏡頭:騎樓下和電梯口貼滿了歌手的玉照,照片上寫著歌手的名字;舊式上海的娛樂場面,地方不大卻人氣頗旺,一個小形的T姿舞臺,兩三個管弦樂手;舞臺四週擺著包箱式的小臺子,小沙發,臺上一壺清茶,或一盤水果,幾份報紙,有的還吃著便當,喝著啤酒;在最後一排擺著方桌可點菜。
“夜上海”、“甜蜜蜜”、“夜來香”、“天涯歌女”,一首接一首的上海老歌,或唱的深情綿綿,或帶上些許滄桑感,令人盪氣迴腸。一位頗有名氣的女歌者以低啞嗓音唱著“秋水伊人”,只見臺下的老人們喝著茶跟著拍子,點頭輕吟,如癡如醉,沉浸在往事裏重溫舊夢。這正是西門町紅包場歌廳的真實寫照。
一位常來此聽歌的鄒先生告訴記者,光顧紅包場的大都是40歲以上的臺灣民眾。那已漸逝去的昔日風華,依舊在老臺北人心中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刻痕。而特具一格的紅包場歌廳,也就成為老人的懷舊世界。
懷舊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常見文化現象,在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等視聽文化領域最能表現,它表達了對精神的撫慰與滿足,以及思鄉情結和返璞歸真的情感選擇。在經典的老歌碎片裏,揀回“過去”的生活場景,從而産生仿佛回到“過去”的錯覺。鄒先生説。
紅包場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模倣上海歌廳形式設立,聽眾直接將金錢包在紅包袋中獻給自己喜歡的歌手,因此得名。早期紅包場演唱的曲目多是上海老歌,歌手為招徠聽眾會另外取個“小周璇”等稱號,並刻意模彷當時歌手的演唱方法。如今上海老歌和港臺流行歌曲都唱,有不少歌手當年都是大牌,在“群英會”時期都是赫赫有名的實力派歌手。在紅包場裏,她們唱的歌沒話説,颱風也好,而唱的最有味道的還是上海老歌,唱出了老上海的情調。
記者看到,歌手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穿著華麗,濃粧艷抹,遮蓋早已失去的青春歲月。歌手唱的很賣力,有的連唱四、五首,汗流滿面,為的是多拿幾個紅包。每個歌手上臺總有人捧場的,那些個老聽眾總會送幾個紅包給自己“心儀”的歌手,一曲下來,多少有收穫。
出入紅包場聽歌的多半是熟客,不少是為了捧女歌星的場。紅包比過年給小孩壓歲錢的一般要大,包紅包的技巧也各有韆鞦,有的出手大方,包了千元大鈔,故意將錢露在紅包袋外頭,表示自己的派頭闊綽;有的怕過於寒酸,把5張百元鈔分裝成5個紅包,給紅包時則將紅包攤成扇狀,不失體面。
受上海海派文化影響最深的西門町,彷彿因聚集著太多往日風華無法迅速凋零。這裡有原本老人為主的紅包場,如今漸漸吸引中年人士也加入此行列,他們也將進入懷舊的年齡,需要懷舊文化。一位大陸游客許先生也人到中年,他説到西門町來一趟懷舊之旅很難忘懷,吻合了都市人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在西門町,的確可看到臺北的歷史文化和滄桑變遷。 (記者 韓勝寶 陳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