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市西南、舊稱艋舺的萬華老城區,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于深夜3時進入它每天運營的尖峰時刻。
隨著3000多輛滿載箱簍的小貨車緩緩進出場地,近2000噸果菜經此樞紐進入市民的廚房、餐桌。這裡,最輕微的調價都影響著大臺北350萬人口的飲食生活。
8月31日,過境颱風“南瑪都”確定沒有衝擊到主要蔬菜産地雲林、嘉義、彰化與臺南,臺北果菜價格迅速從此前25%的漲幅回歸正常價格區間;中新社記者就在這天淩晨2時隨友人踏進市場,探訪此間以健全、先進著稱的果菜拍賣制度。
臺北農産運銷公司第一果菜市場主任路全利説,當局1974年成立這個市場,是為改善農産價格形成機制不公開、不透明的缺失,要以拍賣方式樹立市場經營典範。
37年後,拍賣機前的競標取代了昔日口頭喊價、手開(交易)傳票的傳統。“小番茄現在開始拍賣”,各拍賣區擴音器中拍賣員職業化的嗓音此起彼伏,數十位承銷商抬頭緊盯價格不斷調整的電子銀幕,適當價位果斷出價。
路全利告訴記者,作為交易中的關鍵人物,熟練的拍賣員會根據到貨品質、到貨量、天氣、節慶等因素判定合理價格,尾聲時趕緊聯絡量販店、大型水果店以較低價一次清空,儘量將産品于當天銷售一空,不讓産地農友受損,也不讓消費者多花錢。
善於鬥智的拍賣員和承銷人以各自察言觀色的技巧進行博弈,過程氣氛緊張,生意做成後各方又都有成就感。他們的競爭,造就了臺灣最具行情參考價值的果菜市場,“這裡行情漲,全臺跟著漲”。
經營臺北第一、第二果菜市場與1個果菜供應中心的臺北農産運銷公司,雖屬民營企業,卻要配合行政當局農業政策。因為它是各級農會、運銷商、臺北市政府與當局農業主管部門投資,産、銷、消3方共同持股的服務平臺。
貿易課代課長焦鈞説,公司不完全以營利為目的,這個平臺須要照顧農民利益,而不能與民爭利。
早晨7時結束交易。8時,每一筆交易訊息就上傳到數據庫。昨日通過貨運公司出貨的農戶此時在家裏登上網際網路,輸入代號、密碼就可以清楚看到自家産品交易情況。
當天下午,農産運銷公司就要將貨款撥匯給供貨團體或單一農戶,“以確保農戶供貨信心”。了解了市場變化,農戶也該決定,新的一天是否繼續向臺北批發市場供貨、要不要調節采收量。
如果颱風等天災導致農村産業道路交通中斷、果菜價格大漲等情形,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臺北市政府市場處也有準備。每個夏季,相關機構都會提前指導這家公司與各級農會預先儲存馬鈴薯、胡蘿蔔冷凍蔬菜,災害發生後適時釋出以平衡市場價格。
“完善的制度是市場受到農民、消費者各方肯定及信賴的地方”,路全利説。而且相較于日本、韓國分別達7%、6%的管理費率,這個平臺只向供應人、承銷人收取1.5%的管理費。
近年,每月都有大陸各級農業團隊來此觀摩果菜拍賣。路全利與同仁回訪發現,效倣者中唯有廣東東莞一處批發市場運作較為成功。他説,這項制度的先決條件,是要建立分級包裝和共同運銷體制,前者以價格差異推動生産精緻化,後者讓農友集中精力於栽培管理;大陸同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早晨近6時,歸屬各傳統市場、大型餐廳的果菜箱簍妥當地安置在小貨車上,向著百萬城市居民的餐桌開拔,市場漸歸平靜。
記者此刻想起了這家公司的標誌——1隻包羅大地、果菜、運銷通路等意向的幾何型眼睛圖案,象徵它“明瞭生産和消費雙方的需要”,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的交易”。 (劉舒淩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