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18:06:53
臺島資訊

看臺灣“高考”:志願可填100個 高等教育借力大陸

時間:2011-06-14 13:07   來源:法制日報
  炎炎6月,每年一度的大陸學生高考剛剛結束。幾乎同時,7月初臺灣島內的高中畢業生們也將迎來他們的“指考”(即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那麼,臺灣的“高考”與大陸有何異同?臺灣的“指考”又有著怎樣的特別之處?兩岸教育界又能從中總結出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相互學習呢? 

  網上選填志願,每人填報志願最多可達100個 

  最初,臺灣的大學招生都是各校自行辦理。到了1954年,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4所大學首次舉行聯合招生考試,考生近萬人。此後,聯考逐步擴大到幾乎涵蓋所有高校。當年,臺灣的大學考試錄取率一直不高,直到1990年代初才突破4成,2000年後超過6成。 

  正是由於錄取率較低,而年輕人又將上大學作為改變命運的最主要途徑,因此老師、家長與學生都對大學入學考試格外重視。為了能考上大學,高中生常常是“出了學校進補校”,直到現在仍是如此,這也在島內掀起了一股“補習經濟”,島內目前仍有上萬所各類補習學校。另外,由於不少成績好的學生將上臺大等名校作為人生最大夢想,甚至有人甘當“范進”。當年,陳水扁就為了能上臺大法律系而不惜退學重考。由於迷信盛行,不論成績好壞,很多學生與家長甚至會在考前求神拜佛,一到考季,廟裏總是香火鼎盛。 

  臺灣經濟起飛後,更出現所謂的“考季經濟”,五星級酒店有專門的“考試房”,超市有“考季熱賣”專櫃。就連臺鐵公司也搶搭考試風。“追分”、“成功”、“大慶”、“臺中”都是臺灣的地名,因“大慶—臺中”的火車票換個方向讀就是“慶中臺大”,而“追分”和“成功”兩個地名也十分吉利。因此,隨著考季臨近,從追分站至成功站、從大慶站至臺中站的火車票灸手可熱。其實,這4個地方都在臺中縣,兩張車票平時票價僅為11元台幣,而臺鐵公司適時推出的含這兩張車票的禮盒卻價高至160元,但購買者仍趨之若鶩。 

  雖不可否認,臺灣大學聯考制度培育了無數精英人才,也對臺灣社會結構變遷産生了深遠影響,但“一試定終生”的升學制度也讓臺灣高中教育目的受到嚴重扭曲。按當年的聯考制度,所有大學校係都用一種統一也是唯一的考試方式招生,考生在成績張榜後填報志願,各校再擇優錄取,基本上不考慮專長問題,志願亦屬其次。因此,在1990年代後島內要求對聯考的改革聲浪始終不斷。 

  2002年,臺灣大學的考試製度正式改變,採取了強化自選特色的“多元入學”方案。新方案的基本要點是:1、“考試專業化,招生多元化”,招生途徑除有類似傳統“聯考”的“指考”外,還有“推薦甄選”、“申請入學”、“資賦優異保送”以及“繁星計劃”等;2、考生一律改採網路報名、網上選填志願,每人可填報志願最多可達100個;3、入學尊重個人意願,學校錄取基本以“志願序”為準,成績再好,也不能保證能上名校名係,成績再差,名校名係也並非沒希望。按照新方案,“指考”分社會組(相當於大陸的文科)與自然組(理科),社會組考國文、英文、數學乙、歷史、地理5門,自然組考國文、英文、數學甲、物理、化學及生物6科,一般在7月1日至3日進行。 

  從“人人上大學”到“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 

  自1990年代上半葉,隨著“中央”民代、省市長和“總統”全面之直選的展開,“縣縣設大學”、“人人上大學”等選舉支票滿天飛,大學數量越來越多。目前,由臺“教育部”主管的大專院校的數量達到162所,加上8所可以頒授專科、學士學位的軍警院校,臺灣大專院校數量已達170所。與此同時,各學校規模也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學校總量的增加和院係規模的擴張,帶動錄取率越來越高。2005年,9.99萬填報志願的考生中,約有8.9萬人被錄取,臺灣大學錄取率接近90%。 

  在此形勢下,雖然臺大等名校依然擠破頭,但一般學校越來越難招到好學生,某些學校的個別院係,5門課程總分滿分500分,但只需77.4分、平均每門15.48分就可上榜。當時就有人感嘆,“真是想考不上大學也難啊!”而到2007年,臺灣大學錄取率高達96.3%,而某校招收的最差學生的成績平均一科不到3分,更引發輿論譁然,臺當局也不得不出面過問,並要求有最低門檻。到2009年,臺灣的大學招生考試錄取率高達97.14%,但各校係錄取缺額人數達6802人,有不少係組招生錄取人數甚至為零,總體錄取率與錄取缺額率雙雙再創歷史新高。 

  由於學校招生額越來越多,學生只要想上學都有機會,加上“畢業即失業”現象長期得不到解決,多數臺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不高。據島內媒體描述,大學上課時,學生總是稀稀拉拉,聽課的學生也不認真,講課的也沒動力。下課後,大陸高校常見的“搶座位現象”(上自習)在島內幾乎看不到。平常,學生們強調個性,熱心社團,關心選舉,忙著找對象。在此情形下,大學生的形象與身價也越來越低。臺灣《天下》雜誌2006年11月發表的針對804位教授(施教)、大學生(受教)及家長(出資)三方進行的“大學教育大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7%的大學生和80%的家長承認當前大學生素質不好。另有78%的大學教授認為,現在大學生的素質不如10年前。80%左右的大學生、家長和教授認為現今大學生素質有問題;67%的大學教授更認為,陳水扁當局“教育部”推出的“五年五百億卓越計劃”,不可能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頂尖大學。 

  由於島內高校招生情況越來越不理想,高校老師失業、教育資源閒置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有個別學校已到關門邊緣。為此,一些老師不得不轉向大陸就業,不少學校越來越將希望寄託在招收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上。正是在這樣的壓力下,臺立法機構在2010年通過了可讓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學位的“陸生三法”,而首批學生將在今年下半年成行。 

  臺灣高等教育借力大陸,大陸教改亦可借鑒臺灣 

  應該説,島內大學入學制度改革歷經近十年的摸索,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失敗的教訓。這對大陸的教改而言,雖不能照搬照抄,但多少也有些借鑒意義。而大陸學生在臺灣教育體系中的出現,又為臺灣大學入學制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是臺灣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確實有不少可取之處。由於“指考”前“學歷測試考試”的成績也會成為高校提前搶學生的標準,這就不會讓學生“一試定終身”;因有“資賦優異保送”制度,就可讓一些“偏科”學生再不用擔心總分不夠也可上到名校;因有“繁星計劃”,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也可在“照顧弱勢、區域平衡”制度下進入名校。而臺灣中山大學自辦的“南星計劃”還可讓部分低收入子女、外籍配偶子女、原住民等類學生得到照顧。總之,“招生多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思想壓力,增加了學生與學校的雙向選擇權,增加了貧困家庭子女的學習機會。所有這些都是值得借鑒的地方。 

  其次,是必須注重專業,“外行不能領導內行”、“政治不能干預教育”。臺灣高校教育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問題,其實與“非教育因素”有關。確實,人人都有上大學的權利,但並不能短時間內一哄而上,也不能沒有基本的門檻設置;縣縣都可建大學,但不能有條件上,沒有條件也硬上。島內政治人物為了拉選票,選前亂開支票,選後“大躍進”硬幹蠻上的結果,只會無法保證學校、學生與學習的品質。而在改革過程中,臺當局在選用人才時“政治至上”、“酬庸至上”,讓一些非專業人士管教育改革,這自然要出問題。成立大學只有“進入機制”,沒有“剔除條款”,大學成立後就難以關門,也難保高校品質良莠不齊。此外,領軍人物在推動招生制度改革時,並不能解放思想,思維未脫離原有窠臼,難怪有人憂心,考試製度雖將從單一走向多元,“但整個社會充斥的由聯考制度帶來的價值觀,根本無法改變”。 

  此外,臺灣教育要想有更大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大陸。近年來,島內“少子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樣一方面,大學入學人數在不斷減少,另一方面,不少大學還在不斷擴大規模,兩者之間的差距必然導致學校招生不滿,而因沒有競爭,部分學生自然會學習不認真。正因此,島內有識之士早就呼籲開放陸生入臺。事實上,大陸交換生在臺學習幾年的效果證明,大陸學生不但能夠解決島內生源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帶動臺灣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難得的是,兩岸不同教育體制下的師生在一起還經常能碰出新的火花。如臺灣某大學的一項課題原本要數年才可能完成,但在大陸交換生參與後,一個月就解決了難題關鍵。再比如,大陸某位藝術類交換生與臺灣老師合作創造了雕塑領域的新門類。由此可以預見,隨著今年正式招收大陸學位生,島內高校必將出現新的氣象。(黨朝勝 作者單位為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