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走品文化臺灣:探訪歷史文化隧道 體驗"賺生活"

時間:2011-03-23 09:09   來源:SRC-83

 

圖為泰雅人使用的木食具

  走品文化臺灣

  重踏寶島,正趕上過元宵節的熱鬧日子。苗栗綻放的3000多盞綵燈,臺南鹽水炸響的數百萬支爆竹,都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悠遠淳厚的民風。直到與高雄市觀光局局長陳盛山先生一齊落座在靜靜的愛河邊上,我的思緒還沉浸在那似曾相識的喧囂之中。

  有人説過,到了臺灣,可以看到最原汁原味的中華文化。譬如島上隨處可見的繁體字,那比簡體字多出的橫豎撇捺間,就蘊涵著不少傳統文化的元素。

  “大陸旅遊,看的是大山、大水、大河;比較而言,臺灣的旅遊資源稱得上小家碧玉。”陳盛山先生感觸地説。
 

  陳先生的比喻,可能是許多到過臺灣的遊客的同感。既然體驗不到大山大水大河的激情,臺灣還有什麼看頭?

  就拿眼前的愛河來説,看似一條普通的淡水河,可它流淌著的故事,一串接著一串。從它名稱的更換,即從打狗河到高雄川,由仁愛河最後定名愛河,其間的風雲變幻、社會更替、名人逸事,可謂滔滔不絕。一旦潛入愛河的歷史文化隧道,那可就大有看頭了。

  走進歷史文化隧道

  苗栗縣的南莊鄉也與愛河一樣,容易引發人的思古之悠情。

  南莊深居苗栗東北部深山之中,去那兒的路彎多坡陡。走近一看,櫻紅蕉綠,恍若世外桃源。南莊開發較晚,清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閩籍紳商周邦正等組織“金廣福”墾號,從大陸召來一批客家人,在北埔、田尾、峨眉、寶山一帶建隘墾荒。及至清嘉慶年間,粵人黃祈英又帶人進入田尾,繼續向南開發,南莊因而得名。

  北埔建有記載客家墾隘文化的博物館,因路遠而不得前往,深以為憾。我們就近參觀了屬於本地原住民泰雅族的一間“石壁染織工坊”。

  工坊背後,一座大山倣若被刀削斧劈了一半,大山深處,據説仍住有不少泰雅人。工坊女主人林淑莉顯得秀氣而又精幹,邊講解邊示範,從種植苧麻到織布、染色,我們很快就知曉,泰雅人當年是怎樣在窮鄉僻壤,把自己打扮得滿身鮮亮。染色的過程簡直像魔術,把織好的白麻布一折,一疊,一揉,一係,一夾,再置入裝滿薯榔、大青草、檳榔或是洋蔥皮等植物汁的大缸裏,浸個十來分鐘,取出展開,我們一群人都被各自的“作品”震撼了。我萬萬沒想到,自己隨心所欲那麼一係一夾,出來的圖案,竟有幾隻形神兼備的“牛頭”。泰雅人的印染術,竟有如此廣闊的創造空間,可以任人“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間小小的工坊,就讓我們感受到了臺灣原住民的古風遺韻;臺北陽明山林語堂故居,則是一個能讓人們體味民初文人流風雅韻的精神空間。

  林語堂先生曾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在這間平房住過整整10年。院子中庭一個小魚池,據説為林先生親手設計營造,秀雅可愛。池旁植有翠竹、香楓、蒼蕨、青藤、粉花,池中幾尾錦鯉悠遊,據説主人當年常在池邊“持竿觀魚”,盡顯他那“熱愛故國不泥古,樂享生活不流俗”的品格。此前我只知道先生是一位“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大家,尚不知中國人發明的第一種中文電腦輸入法、第一台帶鍵盤的中文打字機,竟都出自他手。他1947年研究出的“漢通簡捷輸入法”,以及美國神通電腦機構用這種輸入法製作的“明快中文打字機”,現在就靜靜放置在故居的臥室中,仿佛還能嘀嘀嗒嗒敘述出那段有趣的故事。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