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武昌首義者張振武被殺教訓:功臣切忌居功自傲

時間:2010-12-03 09:58   來源:鳳凰網歷史

  核心提示:武昌起義時,黎元洪再三推辭都督一職,張振武就曾説:“這次革命,雖將武昌全城佔領,而清朝大吏潛逃一空,未殺一個以壯聲威,未免太過寬容。如今黎元洪既然不肯贊成革命,又不受同志抬舉,正好現在尚未公開,不如將黎斬首示眾,以揚革命軍聲威,使一班忠於異族的清臣為之膽落,豈不是好?”

  這話後來傳到了黎元洪耳中,黎元洪由此對張振武深懷戒心,彼此間嫌怨日深,面和心不和。張振武對黎元洪頗為輕視,他甚至當眾呵斥黎元洪説:“要不是我們把你拉出來,你哪有今天?”

  張振武的跋扈也不亞於孫武,他在革命之後組織了一支衛隊,配一色短槍,張振武走到哪,衛隊就跟到哪,即使去見黎元洪也不例外。黎元洪心裏雖然惱怒,但懾于張振武的槍桿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本文摘自《民國原來是這樣》,作者:金滿樓,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武昌起義後,身為湖北新軍協統的黎元洪本應成為革命者的刀下之鬼,但最終反被推為大都督,其中緣由雖説是權宜之計,但後果卻是那些革命者所沒有料想的。

  黎元洪的人品固然不壞,但他只是一個舊軍官而決非革命者,對於造反這種勾當始終是心有抵觸甚至深惡痛絕的;而那些起事的革命者對這位逼出來的都督也無好感,只是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匆忙間將公器相授,一旦危機過去,遲早要搞“二次革命”甚至“三次革命”的,譬如民國初年的張振武一案,便是這種情緒的産物。

  武昌起義勝利後,黎元洪雖然貴為副總統兼湖北都督,但當時坐鎮武漢的主要軍事將領其實是共進會的孫武、張振武和文學社的蔣翊武,人稱首義“三武”。共進會和文學社是推動武昌起義的兩個主要革命團體,起義之前雙方通力合作,但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各地局勢穩定後,革命黨內部也就開始罅隙叢生了。

  首先是孫武,他原本是革命黨內定的武昌都督,只因起義前製造炸彈時不慎爆炸而燒傷了面部,結果沒來得及參加起義。但孫武的資格是非常老的,其早年曾入武昌武備學堂、日本成城學校學習軍事,後來又分別加入了日知會、共進會、同盟會,並在起義前被共進會和文學社推為軍政部長。武昌起義成功後,孫武擔任了湖北軍政府的軍務部部長,手握兵權,就連黎元洪也要忌憚他幾分。

  但是,孫武的個*欲極強,他上位之後,非但排擠文學社的蔣翊武這批人,就連共進會的張振武等人也是形同水火。對於這點,黎元洪看在眼裏,不免要巧妙地利用一下,如在漢陽失守後,黃興離開武漢,戰時總司令本由蔣翊武代理,但孫武與蔣有矛盾,他不願意讓蔣翊武掌握兵權,因而串通黎元洪任蔣翊武為都督府顧問,戰時總司令改由譚人鳳出任。

  孫武的專橫跋扈引起了一場風潮,即“群英會”事件。群英會是共進會的一個分支,在武昌首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一首領叫黃申薌,他在起義爆發後擔任了革命軍第十四標的標統,後來被任命為湖北軍政府近衛軍協統。黃申薌去軍務部向孫武“謝委”的時候,孫武大大咧咧地坐著,雙足俱跣,昂然不動,傲氣逼人。黃申薌見此狀,極為憤慨,心想我們這些人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在醫院裏躺著治病,如今倒在弟兄們面前充大,什麼玩意?!

  孫武見黃申薌來後,便遠遠地問道:“委札接到沒有啊?”黃申薌忍住氣,説:“接到了,我特來謝你的。”孫武哼了一聲,説:“協統不小啊,你要好生地幹,聽著沒有?”

  黃申薌出去後,氣得肺都要炸了,他隨後跟群英會的人説:“堯卿(孫武的字)得意忘形,連老朋友都不放在眼裏,我非殺了他不可!”

  1912年2月27日晚,在黃申薌等人策動下,一些對孫武不滿的軍人帶領手下士兵們衝出營房,向軍政部和孫武家撲去。一路上,暴動士兵高喊“打倒孫武”、“驅逐民賊”等口號,並且不斷鳴槍示警。孫武事前有所察覺,事發後逃到了漢口,而他的家小全部被扣押。由於參與暴動的人動機不一,暴動很快變成了一場兵變,亂兵們四處放槍,大肆搶劫,結果革命軍第二鎮統制、文學社的重要成員張廷輔也在這次事變中被亂兵射殺。

  事變後,孫武不得不發表聲明,宣佈辭職,而黎元洪卻乘機將軍務部加以裁撤,部長孫武、副部長蔣翊武和張振武均被解除職務而改任有名無實的都督府顧問。對於顧問這樣的閒職,孫武和蔣翊武消極隱退,而張振武卻心生怨憤,由此引發了同黎元洪的激烈衝突。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