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光復:抗戰史上的輝煌一頁——訪北京聯合大學臺灣問題研究專家陳星

時間:2010-09-03 09:24   來源:解放軍報

   開羅會議公報原件。公報聲明,使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摘自《世界抗日戰爭圖志》)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時,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解放軍報資料照片)

  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對臺灣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使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舉行。這一天也就成為臺灣的光復日。記者日前採訪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問題研究專家陳星,請他講述了臺灣光復的那段歷史及我們今天紀念臺灣光復的意義所在。

  反日抗爭50年

  記者:臺灣是在1895年的《馬關條約》中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的,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回歸祖國,時間長達50年。您作為一名臺灣歷史政治的專家,怎樣評價這50年的臺灣歷史?

  陳星: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0年,也是臺灣人民反日鬥爭的50年。1895年結束的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慘痛的歷史記憶。在這場戰爭中,腐敗的清政府戰敗求和,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清政府割臺的消息傳來,舉國憤慨。此時正在北京應試的各省舉人奔走聯絡,積極展開反割臺鬥爭,最後在康有為的籌劃下發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反對割地,要求變法。臺灣民眾在聽到割臺消息之後悲憤欲絕,他們“奔相走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于四野。”一些地方士紳積極策劃武裝抗擊日軍的佔領。在日軍武力佔領臺灣的過程中,臺灣軍民以極其頑強的精神進行了抵抗,涌現出吳湯興、姜紹祖等一批民族英雄,使日軍付出的傷亡代價超過了甲午戰爭的兩倍。

  日本佔領臺灣後,臺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運動並沒有結束。以林少貓、柯鐵為代表的臺灣民眾,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武裝鬥爭。失敗以後,又有羅福星、余清芳等人發動的武裝反抗。這些鬥爭大都得到了祖國大陸民眾的支援,有的還直接受到辛亥革命的影響,而回歸祖國也是這一時期民眾武裝鬥爭的普遍訴求。

  日本殖民者在強化軍事鎮壓的同時,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力圖將臺灣人民“同化”為日本的順民。他們實行“內地延長主義”,建立奴化教育體制,強制推行日語,排擠中華文化,限制臺籍學生所學專業,企圖在文化和思想上切斷臺灣民眾與中華文化的聯繫。但是這些措施遭到了臺灣民眾的抵制,以蔣渭水、林獻堂為主的政治精英籌組反日民族陣線,力圖通過提倡漢文、發揚傳統文化等非暴力的手段達成臺灣自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抗。

  1937全國抗戰爆發後,日本為加強對臺灣人民的思想統治,推行“皇民化運動”,不但臺灣民眾的生活方式被強制日本化,甚至姓名也被迫改成日式的。但是臺灣人民並沒有屈服。他們堅持自己的民族傳統,自發抵制更換日式姓名,堅持暗中使用漢語,開展漢文保存運動。

  與祖國共命運

  記者:8年全國抗戰期間,臺灣的抗日鬥爭是怎樣一種情形?

  陳星:全國抗戰爆發後,臺灣愛國志士認為這是實現臺灣回歸祖國的大好時機,回大陸參加抗戰的臺灣同胞日益增多,有統計數據顯示,這一時期回大陸參加抗戰的臺灣同胞達5萬人。他們在大陸組建了許多抗日團體,如臺灣革命青年大同盟、臺灣革命民族總同盟、臺灣青年黨,以及各種各樣的醫療隊、戰地服務隊等。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成為中華民族抗日鬥爭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期間,島內的抗日鬥爭主要體現在:收聽祖國大陸的廣播,宣傳日本必敗的思想;青年學生積極活動,參與傳播抗日理念;抵制“皇民化運動”,宣揚傳統文化等。

  記者:日本投降後,臺灣民眾怎樣慶祝光復,當時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陳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令全臺灣沸騰。經歷日本50年殖民壓迫的臺灣民眾奔相走告,相擁而泣。入夜之後,不少家庭焚香祭祖,面向大陸,告慰祖先在天之靈。此後的幾天裏,臺灣街頭鑼鼓喧天,爆竹聲聲,臺灣民眾用能夠想到的一切歡慶方式表達自己對回歸祖國的喜悅之情。歷史學者戴國輝描述當時的情況説:“就我當時的所見所聞,整個臺灣社會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狂歡。大家都是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中。”對於臺灣民眾來説,這意味著新生的開始,日本人再也不能騎在臺灣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了,臺灣民眾50年來首次可以在沒有日本警察和漢奸的監視下自由地生活了。

  這一時期臺灣民眾掀起了學習國語的熱潮,並自發組織起來,接替了日本殖民官吏,管理行政事務,維持社會秩序,修橋補路,打掃街道。在等待接收的日子裏,臺灣民眾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忱和高度的自治能力。

  是“光復”不是“終戰”

  記者:有一段時間,有人提出臺灣抗戰“終戰”説,而不是“光復”,事實是怎麼回事?

  陳星:“光復”和“終戰”的表述差異,反映了這兩個概念的論述者對臺灣重新回歸祖國這一歷史事件不同的理解邏輯。從字面意思上理解,“終戰”指戰爭終止,實際上抹殺了戰爭及戰爭結果本身所應該包含的價值判斷和情感判斷。“終戰”説法的肇始是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發表的所謂《終戰詔書》,宣佈戰爭“終止”,其中隱含的意思是日本侵略者一直堅持的“三不”政策:不承認侵略,不承認失敗,不承擔戰爭責任。宣稱臺灣“終戰”而非“光復”者,僅強調戰爭終止的狀態,否認臺灣回歸中國,也否認臺灣主權屬於中國。“光復”是指臺灣原來是中國的領土,後來被日本侵略者奪走,現在日本戰敗,中國重新恢復行使主權。“光復”概念的前提就是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強調了臺灣重新回歸祖國懷抱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因此,對臺灣重新回歸祖國是“終戰”還是“光復”的表述背後,隱藏的意涵是對臺灣主權定位的基本判斷。

  自1945年到李登輝上臺前後,臺灣當局在“光復節”都會舉行比較隆重的紀念活動。兩蔣時期,在“反攻大陸”的口號下,“光復節”所隱含的臺灣主權屬於中國的意涵是清楚的。但是,這種對臺灣主權定位的基本認知在李登輝和民進黨當政期間遭到了破壞。李登輝提出“終戰史觀”,開始系統顛覆“光復節”的原始意涵。民進黨和“臺獨”勢力為了達到否定臺灣主權屬於中國的目的,歪曲歷史,拒絕“光復”概念而採用“終戰”概念,1995年10月25日,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掀起了“光復節”定名之爭。此後,民進黨進一步提出取消“光復節”的動議,認為此舉有利於確認臺灣目前處於“再淪陷地位”,有利於製造“臺灣不屬於中國”的輿論。自李登輝以來的“臺獨”勢力通過偷換概念的方式,主要想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切斷大陸與臺灣的歷史聯結,消除臺灣民眾心中對祖國的歷史記憶;二是利用“終戰”的表述否認臺灣當年已經歸還中國的事實,否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為“臺灣地位未定論”張目,為分裂圖謀效勞。

  一種精神永遠銘記

  記者:您如何看紀念臺灣光復65週年?

  陳星:臺灣淪于日本之手是中國近代史的屈辱,有些“臺獨”分子捨棄了整體歷史情境,片面宣稱當時是“中國拋棄臺灣”,是抹煞歷史的做法。在當時國家積貧積弱和腐敗的清政府統治下,根本無力保護自己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馬關條約》簽訂一年後譚嗣同悲憤地寫道:“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非常典型地表達了當時國人對國家貧弱、山河破碎憂心如焚的心情。正是因為這樣,臺灣回歸祖國時臺灣人民才會欣喜若狂。

  我們今天紀念臺灣光復65週年,要記住我們的祖先為保衛臺灣這方美麗家園所付出的血的代價,銘記他們的精神,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紀念臺灣光復同時也是再次向世界申明,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要隨時準備同分裂國家的任何勢力做堅決鬥爭。而且,中國政府有能力、有決心捍衛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海峽兩岸的同胞只有攜手擔負起中國和平統一的重任,才無愧於為了祖國獨立解放而犧牲的無數先烈。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