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電影 因愛而生

時間:2010-08-16 15:31   來源:SRC-83

《海角七號》海報

《不能沒有你》海報

《囧男孩》海報

《一頁臺北》海報

《艋舺》海報

《臉》海報

  漫步繁華的臺北西門町步行街,各種巨幅電影廣告映入眼簾:《阿凡達》、《2012》、《暮光之城》……歐美大片廣告讓人目不暇接,路邊不斷出現奧黛麗赫本、阿童木主題的塗鴉,唯獨不見臺灣電影的蹤跡。隨意走進一家電影院,排片表上也找不到一部臺灣電影。從去年9月赴臺至今年1月離臺,筆者在臺灣半年時間,最後只看了一部《阿凡達》,這讓專程來尋覓臺灣電影的我十分失望。臺灣電影曾有過20年的“黃金時代”。金門的陳小姐説:“早期也是有很多好電影,像我爸媽年輕的那個時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電影也是非常紅的,像《梁祝》就超級紅。可是後來外國電影越來越多地進入臺灣之後,本土的電影圈就逐漸萎縮了,因為場面、資金實在很難比得上好萊塢。”的確,上世紀90年代前後開始,臺灣電影市場基本被好萊塢佔領,臺灣電影陷入了尷尬的生存境況中,臺灣電影人對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各種嘗試都無法獲得市場認可。常常挂在臺灣導演嘴邊的話就是:“拍電影無法維持生存。”如今《海角七號》的熱度已經散去,《艋舺》、《一頁臺北》的出現又帶來了新的希望,臺灣電影又將何去何從?

  臺灣人為什麼不看臺灣電影

  和臺灣人聊天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談起電視劇來頭頭是道的人很多,問起臺灣電影,他們卻會説:“其實我很少看臺灣電影。”為什麼不看臺灣電影?筆者詢問了幾位臺灣觀眾,他們各自給出了自己的回答。臺北的王先生説:“臺灣電影比較像電視連續劇,大部分都拍得很不精緻,所以我不太喜歡看。”陳小姐説:“大部分臺灣電影我都不會特別想要看。拍攝的手法還有題材我都不喜歡。感覺臺灣很多電影都拍得太藝術化了,要不然就是實驗性比較強,讓人看不懂。步調慢慢的,色調灰灰的,內容很意識形態化,一般民眾比較難接受吧。臺灣電影不賣座,所以一些導演乾脆就拍小投資的電影,可是這樣一來,進戲院看的人就更少了。”臺南的林先生為臺灣電影總結了三大癥結:“第一,沉悶,喜歡拍得好像很深沉、很有藝術性,內心獨白戲特多,卻因為失去了節奏感,讓觀眾覺得無聊;第二,沒有像香港那樣健全的電影氛圍,所以,拍片資金來源總是不夠,往往只能靠相關機構補貼,但補助金是看票房決定補多少,一開始拍片就沒花大錢,自然吸引不到觀眾;再説電影事業不能老是靠相關機構補貼,要有企業願意多投資才是;第三,對小説原著任意改編、拼貼,不但少了真實感,也讓觀眾覺得亂搞、不莊重。”

  2008年,《海角七號》大獲成功,成為臺灣60年來最賣座的本土電影,一時間臺灣社會甚至出現了“沒看《海角七號》,社會壓力好大!”的流行語,各大網路論壇上也充斥著《海角七號》的討論帖。臺灣觀眾對這部電影普遍認可。陳小姐説:“我覺得《海角七號》真的在商業方面還蠻成功的。其實一開始這部影片還是靠年輕人之間私下口頭介紹,大家覺得很難得看到這麼好看的本土電影,是股‘清流’,所以都會跟朋友推薦,後來才變成在臺面上大紅特紅。”臺南的林先生説:“《海角七號》因為節奏感快,沒有冷場,又有劇情,還與臺灣殖民史結合,帶給觀眾看電影最重要的心情釋放,無論是喜是悲都沒關係,只要有感覺、不是無聊,就是成功。”

  “後海角時代”的臺灣電影

  《海角七號》後,臺灣電影掀起了一股熱潮,出現了《不能沒有你》、《臉》、《囧男孩》、《一頁臺北》、《艋舺》等佳作,但並沒有形成氣候。王先生説:“《海角七號》之後臺灣電影也沒有振興,大環境上正在拍片的人還是太少了。”我在臺灣近半年的時間裏也親身感受到臺灣電影的蕭條。雖然《海角七號》的拍攝地墾丁依然遊人如織,一度因此而熱銷的小米酒“馬拉桑”卻已風光不再。《中國時報》、《聯合報》等臺灣主流媒體上也幾乎看不見臺灣電影的新聞。

  儘管如此,臺灣電影人近年來受到《海角七號》啟發,還是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陳小姐説:“電影人想如何拍出一些能夠向外人展示臺灣特色的電影,這個方向應該是不錯的。”《海角七號》也讓臺灣電影漸漸開始懂得了包裝與行銷。過去臺灣電影的宣傳是比較低調的,也並不刻意打造明星陣營。去年朱延平導演的《刺陵》則邀請了林志玲、周傑倫等大牌明星出演,上映前在各大電視臺大力宣傳。今年年初上映的《艋舺》也加強了宣傳攻勢,人們可以在各大百貨公司以及電視、廣播中得到它的相關訊息。臺北的賴小姐説:“市場行銷對於電影來説本來就很重要啊!現在當局又發了很多獎金、輔導金支援臺灣電影,臺灣還有一些‘環境體’,比如誠品書店、博物館,為新銳導演提供各種條件。”

  《海角七號》也引發了觀眾的思考。許多人發現原來臺灣電影不只有藝術片路線。電影是應該堅持原有的小眾、文藝路線呢,還是大步向高票房邁進?臺灣電影能否走出一條既賣座又叫好的陽關大道?臺灣很多明星都是靠電視劇走紅的,以偶像劇和鄉土劇為大宗,紅了以後,廣告、代言才會多,所以很多演員都是以這兩類劇為主。演電影對於明星來説有時是吃力不討好的,就像是理想與現實的戰鬥,因此專演電影的明星不多。電影要賣座,其實就是要大眾化、走通俗路線,也要靠明星包裝和市場行銷。臺中的陳小姐説:“我覺得臺灣民眾其實也比較沒有看本土電影的習慣,看美國的比較多。《海角七號》以後,就是《艋舺》這種觀看族群較廣的、有明星號召力的電影,似乎比較容易在臺灣賣錢。”

  兩岸共贏電影未來不是夢

  近年來內地的商業片發展較快,在臺期間,筆者常常看到各大影院的排片表上有各種大陸影片。去年臺北華語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大陸與香港合拍電影佔了一大半,《赤壁(下)》高居榜首,《葉問》、《白銀帝國》、《風聲》、《梅蘭芳》、《新宿事件》紛紛上榜。大陸電影市場蒸蒸日上,無疑擦亮了臺灣電影工作者的眼睛。在兩岸“三通”之後,大陸的電影製作又多了一個資源。如今,大陸和香港、臺灣地區合作的電影已經成為一股強勁有力的潮流。近期即將上映的電影《龍鳳店》便是一個典型,導演鐘澍佳來自香港,主演徐熙媛和任賢齊來自臺灣,大陸的霍思燕、黃曉明、周立波、潘長江等都參加了演出,拍攝地點選在浙江橫店。鐘澍佳談起他的選角經歷,毫不猶豫地説:“都是中國人嘛!管他是大陸還是香港或臺灣人,只要能演好電影就是我要的好演員。”

  大陸的電影市場對於臺灣電影人有巨大的吸引力,許多臺灣影星常年在大陸拍戲,臺灣導演也紛紛表示出與大陸合作拍電影的強烈意願。臺灣電影人提起大陸電影往往帶著一種羨慕之情,兩岸合作電影也成為了他們的迫切需求。臺灣導演侯孝賢、焦雄屏、鈕承澤等都曾公開表示過這種意願。臺北市民王先生説:“電影光在臺灣發展是賺不到錢的。大陸的市場太大了,人才都流向大陸了。”

  我們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如何感動了所有的中國人,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如何風靡大江南北。在臺灣,看大陸電影也很容易。除了影院之外,網路也是電影傳播的重要工具。金門的陳小姐説:“其實在臺灣已經常常看得到大陸的電影了。再説兩岸影視的交流,還有更厲害的PPS呢!”

  6月29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給兩岸電影的未來又增添了亮色。臺南的林先生説:“ECFA可以讓臺灣電影進入大陸,比過去當然要好,以後大陸觀眾也可以看到更多的臺灣電影了。今後大陸電影劇組若要來臺灣拍片也方便多了,對臺灣電影也是一大利好。”臺北的莊先生説:“兩岸電影交流在拍攝地點和人才資源上會有更多選擇,市場也會有改變。我覺得只要是平等、互惠,對大家都是不錯的。”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