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眷村,鄰里之間親如一家
近年來,臺灣眷村被大舉拆除或遷建,形成眷村文化的危機。不論村裏村外,愈來愈多關心文化發展的朋友集結成一股力量,以實際的行動來保存眷村文化,不讓眷村在臺灣多元的文化上缺席。
什麼是眷村文化?眷村文化就呈現在眷村的餐桌上、窄巷間,還有居民的言談舉止、價值觀上。眷村人在臺灣的“衣、食、住、行、育、樂”等生活點滴,經過累積後,逐漸形成眷村人特有的文化輪廓。儘管不同軍種和地區的眷村樣貌互有異同,但對大部分居民而言,“窮則變、變則通”的克難本質、忠心耿耿的愛國精神、“鄰居猶如親人”的鄰里關係,無疑是所有眷村的共同基調。
吃在眷村
臺灣的眷村味,集合了大陸各省的美食地圖。麻辣夠味的辣子雞丁、外酥內脆的燒餅油條、韌勁十足的山東饅頭、肥而不膩的東坡肉,以及餃子、麻辣鍋、包子、甜酒釀等不一而足。這些臺灣常見的口味,其實大都來自於1949年前後的大陸移民。也許當初只是聊慰思鄉之情,或做個小生意養家糊口,沒料到卻創造出豐富的現代臺灣飲食。
以隸屬空軍的三重市三重一村、臺中清水信義新村和銀聯二村為例,部隊遷移到臺灣之前,曾長期駐紮四川、貴州一帶,來到臺灣之後,他們還是吃著麻辣的四川菜,操著四川口音説話,即便他們並不都是四川人,卻將口音與川菜都移植了過來。居民以雲南人為主、來自滇緬邊境的桃園縣忠貞新村,米幹、米線是他們的主食,其飲食特色影響了附近平鎮、中壢地區,形成雲南美食的大本營。大薄片、豌豆粉、椒麻雞等正宗雲貴小吃,這裡全部都可以吃到。
在經濟條件不佳、物資匱乏的年代,克難的精神也反映在美食上,家家戶戶的媽媽們都練就了就地取材、隨機應變的好功夫,這一餐的剩菜剩飯,再稍作加工,又可以飽餐一頓。眷村的人情味濃厚,與鄰居分享家裏的私房菜,更是所有眷村的生活常態。村口常見的面攤或燒餅油條豆漿店,更是眷村人鄉愁的一部分。
農曆新年是眷村最精彩的飲食舞臺,過年前各家院子開始吊挂廣東香腸、湖南臘肉、南京板鴨、金華火腿等,種類繁多,各有風味。偶爾出現的冬天陽光,蒸曬出肉品的油脂滴地,臘味隨風四溢,年味濃得化不開。年節裏,酒也是重要角色,做臘味少不了金門高粱,年夜飯餐桌上更是不能沒有它,其他像是馬祖老酒、紹興酒等也都輪番上陣。
穿在眷村
每個眷村總會發現幾個木板小招牌,上頭排列著油漆手寫字體“修改衣服”“修改軍服”。手巧的眷村媽媽靠著裁縫的手藝,幫客人換拉鏈、修改褲長,因為物資缺乏,大家可捨不得輕易丟棄衣物。部隊裏淘汰的舊軍服變成居家服,孩子的衣服則是手足之間一個傳一個,要是破了,加上補丁又可以再穿幾年。
美援物資也是不少人的衣著來源,“凈重五十公斤”的麵粉袋內褲,如今早已成為懷想當年的經典笑料。教堂的外國神父提供美國百姓捐贈的舊衣,也陪伴著許多人度過春夏秋冬。一般而言,軍人的穿著要簡單多了,大部分軍人都是穿著軍服拍結婚紀念照和宴客,休假外出時,也會穿著軍服和家人出遊。除了省事又拉風之外,坐車、看電影、逛動物園,還有軍人優待票可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