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原住民建築的特點

時間:2010-03-11 09:46   來源:SRC-423

  阿美族的住屋分佈從花蓮到臺東與屏東皆有,建築有南北上的差異;阿美族為母系社會,公眾事務仍由男性參與。住宅除了主屋外,也有公廨、祖祠、廚房、穀倉、水車、樁米房、家畜寮舍或墓園。一般認為阿美族是漢化較深的一族。

  阿美族的住屋有單室前門室與復室側門式,所謂單室即是長方形平面不隔間,中央有火塘,四週為睡覺之所;而復室則為室內有木板隔間,較為隱私。

    泰雅族分佈最廣,包括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南投與花蓮各地山區內。雖各地建築亦不同,但大都包括主屋、穀倉、家畜與家禽舍、獸骨架、頭骨架與望樓。

  住屋平面多呈長方形,室內有平地式或平地穴式,採半地穴式能獲禦寒取暖的功能。

  望樓設村莊的入口,原本有守望監視之功能,後來轉變成為眺望風景之用。平臺覆以草頂,墻上辟窗,室內中央鋪石板可生火取暖。

  排灣族建築最富藝術氣氛,多分佈在南部的山區,包括屏東及臺東一帶。排灣族與魯凱族和卑南族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因此有共通之處;排灣族重視社會階段,實施封建制度。排灣族中有世襲的宗主頭目,也有因戰功而形成的軍事頭目,也有專司祭典的頭目,也有長老。土地為少數地主所有,耕種的人要繳交租稅給地主,這種情形頗像中國或歐洲古代的領土宗主權社會。

  排灣族的建築以豐富的木雕彰顯屋主的貴族身分,今日的好茶與古樓為保存完整的聚落。室內有木雕祖先像,門楣上雕有許多百步蛇的紋樣;頭目家屋前的庭院有象徵頭目威權的司令臺及目標石,上面雕著人形與百步蛇,是其他族沒有的。

  布農族分佈南投、高雄與臺東三縣交界山區,是原住民住得最高的一族,是父系社會。建築材料多用片岩、木板及茅草,就地取材且因地制宜。

  布農族喜歡半地穴,室內略比室外低,室內有一穀倉,貯藏小米。住屋外面常以石片圍成矮墻與附屬小屋,構成一個院落的生活空間,表示他們的生活領域超出室內範圍,周圍環境是他們生活起居作息空間的延長。  

  卑南族分佈臺東,他們漢化較深,逐漸喪失自己傳統古文化。

  他們的住屋平面為長方形,用竹管編成墻體,以茅草蓋屋頂,地面不凹下,很接近臺灣南部的平埔族建築。卑南族採室內葬,即是在住屋挖掘墓穴,將死者的屍身葬于穴內。另外,有一種放棄舊屋的習俗,若死者為凶死,不是善終,那麼家人要另建新屋。

  卑南族的兒童到一定年齡要到 少年會所受訓練,目的在訓練生活禮節、體能知識與戰鬥技術。少年會所用木柱支撐高架式,上面平臺為圓形,屋頂蓋茅草頂,讓受訓的中青年人被孤立起來,集中教導,是種很成功的學校建築。

  魯凱族分佈于高雄、屏東與臺東交界山區,文化特性接近排灣。其住屋多用片岩砌成,墻壁與屋頂皆以片岩排成。室內地板也都鋪成大片石板,四週用木板墊成床舖,中央設有火爐;室內的木柱呈扁平狀,主柱視為神聖的,有守護神的象徵。室外通常有庭院,鋪大片石板,邊緣凸出石臺作為椅子,屋檐下有石椅供作家事,設計顯示出室內室外空間的充分利用。

  鄒族分佈嘉義阿里山一帶,為父系社會。住宅平面有長方形及橢圓形,茅草屋頂;在阿里山達邦社尚有完整的大型集會所,屬於幹欄式構造,平時不可隨便上去,可能冒瀆神明。

  賽夏族分佈新竹與苗栗之山區,人口為九族中最少者。建築物與泰雅族人相近,且深受漢人影響,房屋內有明顯隔間,各有獨立機能,反映出家庭私密性要求高,外觀上很像漢人的房屋。

  達悟族居住在蘭嶼以打漁維生,由於未受其他族群影響,所以保存完整濃厚古老傳統文化。達悟族為父系社會,社會分工有序。為了防颱風,建屋在凹坑中,地底有排水道,室內形成前後室,主屋建在凹坑下。

  涼臺為達悟族人最重要的休閒空間,平日閒話家常及聯絡感情皆在涼臺上;他們注重家庭成員的感情,因此在主屋前的平地上有大石頭並成的靠背石,供坐躺及話家常之用。

  平埔族的建築不容易見到,很少能保存下來。早在明清的文獻提及,北部有凱達格蘭族,宜蘭有噶瑪蘭族,臺中有巴布薩拉族及和安雅族,嘉南平原有西拉雅族,高雄有馬卡道族。據荷蘭人記載他們的建築多以長方形平面,多用竹子、木材及茅草為主要建材。

  平埔族漢化很深,根據清代文獻描述,平埔族建築有高土臺基,其屋頂、門窗、墻體及屋架,則可能以編竹或編藤製作。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