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繁華與喧囂交匯:感受臺北光影文化

時間:2011-08-26 14:36   來源:人民日報

霓虹閃爍、人流密集的臺北西門町。本報記者 孫立極攝

  臺北是一座地標建築101與龍山寺並存,牛肉麵、夜市小吃風頭蓋過海鮮大餐的城市,在這裡看電影,除了信義威秀、京華喜客滿等與美國同步上映、好萊塢大片雲集的影院外,還有獨行于商業氣息之外者。

  小眾電影,也有一席之地

  多彩的青春與怪誕的時尚交匯,高分貝的音樂聲伴隨霓虹閃爍,這是臺北西門町夜晚的招牌鏡頭,每個像素都流露著都市的繁華與喧囂。然而,就是這樣的西門町,一門之隔便是另一世界。

  2009年8月,一部描述甘肅黃羊川民土民風的紀錄片《黃羊川》在西門町絕色影城放映。黃羊川,因為臺商溫世仁——他生前曾以此為基地,試圖幫助西部農民走出貧困,而聞名臺灣。這是臺灣導演劉嵩傾兩年時間拍攝而成,鏡頭追隨黃羊川的春夏秋冬,時而嫩綠、時而金黃、時而湛藍的背景下,閃過一張張沉默、微笑、羞怯、麻木的面孔,仿佛挾著黃土的高原風迎面吹來。“一部關於自然與人文的高質感紀錄片,一趟愛與關懷的旅程。”影片推介所言不虛。可是坐在上座率不高的放映廳,令人由不得不發出疑問,一部沒有臺詞、沒有完整故事情節,沒有噱頭、沒有電腦製作,也就意味著沒有商業價值的紀錄片,會有多少市場?

  放映結束,觀眾們安靜地等待著演職人員名單一一滾過,直到螢幕“謹以此片獻給溫世仁先生”,才陸續離席。不知在上映的一週時間裏,有多少次是這麼溫情的散場,但在商業利益幾乎一票否決的今天,為小眾電影、為渴望短暫遠離紅塵的人們,留出一席之地,絕色影城立時讓我這個異鄉客肅然起敬。

  文藝先鋒,有所為有所不為

  實際上,有朋友介紹,絕色影城是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兼顧的影院,臺北專門放映藝術影片的影院是真善美劇院,同樣位於西門町。真善美劇院1996年元月成立藝術電影院,提出擺脫大廳院的迷思、只看好萊塢電影的局限,專門放映全球藝術影片。

  一位臺灣資深媒體人説:“在臺北眾多電影院中,真善美設備不優,但卻有很多人的電影記憶。”在他對電影最狂熱的學生時代,沒少在真善美逗留。尤其是臺灣電影興盛期,真善美劇院上映過不少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林正盛等臺灣名導的影片。

  當然,科技日新月異,真善美劇院自不能外。去年12月,真善美新的數字放映廳開幕;今年3月,又用了一個月時間,把劇院觀影設備更新、影廳座位等升級翻新。4月1日重張的那天,真善美劇院特意選了《珍愛旅程》、《又一年》兩部影片作為開幕片。《珍愛旅程》講述了英國生態保育博士珍古德無私奉獻的人生;《又一年》則敘述了一對生活幸福的中年夫妻,用歡樂照亮他人生活的故事。兩部影片都沒有炫目的電腦製作,沒有環環相扣的緊張情節,但都以雋永、溫馨的筆調,試圖告訴人們生活的真諦與人生的意義。這兩部開幕片無疑在向觀眾宣告,設備更新是大勢所趨,真善美劇院關注藝術的主旨並未改變。

  光點臺北,電影人的家園

  前些年,臺灣本土電影一度呈荒蕪之態,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座以提攜本土電影為宗旨的影院在臺北成立,與真善美劇院比肩,成為臺北藝術電影的棲息地。這就是臺北之家“光點臺北”主題電影館。

  位於中山捷運站附近的臺北之家,前身是美國駐臺領事館,1926年日據時代建館,1979年隨美領事館撤離關閉。後經臺北市文化局斡旋,由一家基金會贊助修復後,委託侯孝賢領銜的“臺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于2002年11月正式開館。

  由電影人經營的主題電影館,應該是很多電影人夢想中的家園。據介紹,“光點臺北”是全球少數幾個能欣賞到獨立影片的好地方。電影院每天播映6場影片,在這裡可以看到商業影院不屑一顧的臺灣本土片,還可以看到一些純藝術影片。

  臺北之家外觀是一座花園洋房,除電影館外,還有以電影藝術為主題的誠品書店,在這裡可以看到一些市場上少見的臺灣電影DVD;有咖啡廳、展覽館、多功能會議室等。他們會定期不定期舉辦一些與電影相關的活動,比如開設藝文學習講堂,舉辦電影講座,為電影愛好者提供交流學習之場地。抱持普及推廣的使命,“光點臺北”在票價上,較其他影院也有不少優惠,會員票價低至150元新台幣(相當30多元人民幣),相當於一般影院的一半價格。

  當然,在臺北,令影迷們期待的還有一年一度的金馬影展。大約每年11月,由專門委員會從國際各大影展蒐羅來的各類影片在此上映,其中不乏頗具爭議性的敏感題材。“金馬影展是化外之地,電影都是一刀未剪。”一位當地影迷表示,持續半個月時間的觀摩展,是電影愛好者每年最企盼的視聽饗宴。(本報記者 孫立極)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