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北中山林安泰古厝 大隱隱于市的靜謐(圖)

時間:2013-04-24 10:56   來源:華夏經緯網

  飛機從頭頂呼嘯越過,轟隆隆的聲響打破片刻寧靜。這裡是位在濱江街新生北路的林安泰古厝,是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遠的古厝之一,但它其實原本位於臺北市敦化南路與四維路區域,後因敦化南路道路拓寬面臨拆除命運,在林家後代子孫與專家學者的奔走下才遷至現址重建。林安泰古厝雖然不比霧峰林家花園寬闊奢華,但其建築格局與木石雕飾相當精緻,這些都拜林家祖先林欽明所賜。根據數據記載,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于1754年率家人來臺發展,後其四子林志能在艋舺開設了“榮泰行”,在積累鉅額財富後,于現今臺北市四維路起蓋大厝,並以家鄉安溪的“安”和榮泰行的“泰”將大厝命名為“安泰厝”以為紀念。

  中國山水庭園裏的每個圖案都有其含意

  其實林安泰古厝如果能現地保存的話,後人更能在原址體現所謂“南蛇環北斗穴,蛇頭向七星”以及“坐東北朝西南”的建築方位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只可惜這棟距今200多年的古跡大厝在被迫遷離原地的同時,其本身的建築意義便不復存在了。不過值得安慰的是,古厝至少是易地保存,而不是怪手一鏟就煙飛灰滅了。

  如今的林安泰古厝已被列為歷史建築,就位在飛機航道與高速公路之下,川流不息的車潮以及航班與這裡的寧靜似乎是兩個世界。古厝經過精心規畫後轉型為民俗文物館對外開放參觀,讓社會大眾得以一窺閩南古厝的巧奪天工。走進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小橋流水與庭園山水,可別以為這倣大陸蘇州的假山水就是古厝原有的庭園風貌,這些都是因為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增建的,主要是為了重現古厝當年的風水地景。然而主事者的美意反而讓古厝多了畫蛇添足的惋惜,畢竟再怎麼彌補也無法回復古厝原有的地景容貌。

  亭臺、曲橋、小徑,構成一幅和諧景致

  左手邊的顧渚茗山是比對古厝原地地形後,為了彰顯傳統民居的風水地勢所增設,以連綿山丘的案山形勢呈現;右手邊的咾咕石院有著一整面起伏的潔白雲墻,這片與周邊山勢協調共鳴的雲墻旁還栽植些許象徵清風亮節的細竹。穿過象徵平安的花瓶形狀拱門後,一小段古色古香的曲折廊道還能見到許多象徵福氣的蝙蝠和蟠桃型漏窗,其實也有分隔空間和藉框成景的作用。最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就是庭院的屋檐一角有著形如牛角般的尖刺,不知代表什麼意義?走過奇林怪石的咾咕石院後,接著在幽篁小徑裏飛石而過,溪邊成排的竹子隨風婆娑作響,涓涓溪水就在腳下流過,這裡應該是秘練輕功水上飄的好所在。

  藉框成景、水池映月,讓人心境自然舒緩

  迭石瀑布上的邀月亭居高臨下俯視整個園區,最適合找李白在此以茶代酒舉杯對飲了;拱型玉帶橋則銜接隨月閣和雨前樓,若是在萬里無雲的夜晚造訪,當皎潔明月高挂天空時,映月大池映入的是另一個星月滿布的水上世界;池邊可欣賞美景的亭樓頗多,如果想更接近池邊,僻靜小徑連接竹橋而至的愛波亭以及由曲橋延伸的醉茶居亦能讓人遊憩養心,波光枯石與池邊綠竹相互隨風對語,我好似參與了古代文人雅士品茗吟詩的優雅盛會。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