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清明節前製作客家腌漬梅子 口感爽脆 風味獨特

時間:2012-03-30 09:23   來源:華夏經緯網

  東勢地區客家傳統腌制“脆梅”,必須用清明節前采收的梅子腌制,口感才會脆。〈圖/記者黃玿琮攝〉  

  每年清明節前後就是青梅的采收季節,青梅已進入采收季節,要如何腌制出美味口可的客家風味青梅?東勢地區客家莊居民傳統的青梅腌漬法有脆梅、紫蘇梅等方式,所腌漬的梅製品,具有獨特風味。 

  通常在清明節前采收的梅子成熟度約7分,果實較硬,可腌制為“脆梅”,清明節後的成熟度高,果實較軟,則腌制為“紫蘇梅”。農會果菜市場表示,目前梅子的價格依顆粒大小與品質,每台斤約30至40元(新台幣,下同),與去年同期差不多,但今年的産量略減。東勢區農會推廣股提供腌制脆梅、紫蘇梅技巧給民眾參考。 

  脆梅腌制法—可準備青梅4公斤、糖5公斤、鹽0.5公斤。做法是將青梅加鹽稍加搓揉並放入水中浸泡2天2夜,再把青梅撈起用流動清水滴洗4小時後晾幹。將青梅以刀背拍打出裂痕,以一層梅一層約500公克的糖放入玻璃瓶內,等糖融化後把糖水倒掉重復2次。 

  第3次用1公斤糖加4碗水煮成糖汁放涼後倒入瓶中,次日把糖汁倒掉。再煮3公斤糖加10碗水的糖汁倒入瓶中,再放入冰箱中貯藏就可隨時取用。脆梅的另一種做法,則用青梅加200公克鹽搓10分鐘後拍裂梅子,再加一匙鹽腌4小時,繼而以流動水浸一天后脫水再晾幹,並以一層梅一層糖方式放入廣口瓶中。 

  紫蘇梅的制法—用青梅12公斤、鹽1公斤、糖4公斤、紫蘇葉0.5公斤。做法是將青梅加鹽搓揉至稍軟,再加入清水浸泡2天2夜,如果梅子較成熟就直接泡清水不必搓揉。接著把泡好的梅子取出曬至8分幹(約剩9.05公斤重),若遇上雨天無法曬乾就必須加一些鹽。紫蘇葉要加10公克鹽搓軟,同時榨掉苦澀液。 

  把梅子放入瓶中時依一層梅、一層糖方式,糖量約500公克,等糖完全溶為糖水後將糖水倒出後再加放糖,瓶內溶化的糖水量最好能將梅子全部淹沒浸泡,並放入搓揉好的紫蘇葉就完成。 

  【今日新聞網】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