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中國時報》12日發表臺灣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英明的評論文章説,最近他除了蒐集並瀏覽了島內官方單位、民間旅行社為大陸游客個人遊所印製的導引手冊、專業網站的介紹説明外,還讀了個人遊大陸游客在一些媒體所留下的感受心得,甚至還訪談了幾位個人遊大陸游客。讓他訝異的是,目前個人遊大陸游客關於臺灣行的感受心得,基本上是沿著相關導引手冊、網路説明的邏輯來進行;其中不外乎臺灣的一些基本景點、小吃、捷運高鐵、臺北一○一大廈等等,幾乎沒有或很少觸及對臺灣街頭巷尾人文生活的體驗感受。現階段,個人遊的大陸游客赴臺,還停留在零度觀光旅遊的階段。
大陸游客赴臺之前,通過相關單位和旅行社或友人提供各種形式的資訊,進行臺灣旅遊的規畫,不自覺的讓臺灣之旅成為“被引導的”或“被組織的”觀光旅遊。他們所初步了解的臺灣,是通過上述各種訊息共同建構下的臺灣,這樣的臺灣不外乎就是一些基本景點、小吃、臺北一○一等等;於是他們的臺灣之旅,被建構成一種簡化博物館的參觀,其時間、動線、想法、態度、感想等都被各種介紹或指導説明所覆蓋,多樣性的滿足和需求被限制甚至封殺,從而呈現觀光旅遊的需求零度化狀況。
文章説,大陸游客個人遊的觀光旅遊,在本質上應是一種隨機的遊戲與愉悅,它在根本上是經驗式的,是多義的而非標準化的,不應該成為某種單一的旅遊設計下的産品。它應是主動地介入,而不是被動的承受,是一種對話和交流,而不是某種專業化導遊設計下的刻板訊息之旅而已。
文章認為,大陸游客個人遊的觀光旅遊,渴望的是一種人與人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但是在鋪天蓋地的各種訊息壟斷下,這種直接交流被各種終端和界面所取代,人際間充塞的只是各種資訊和符號。觀光旅遊者一方面渴望交流;但另一方面又似乎沒有什麼需要交流或不知該如何交流。它就像一些滿嘴哼哼哈哈的快歌,有的只是滿足情緒的宣泄,但卻聽不清到底説了什麼?唱了什麼?甚至,這也像電影一般,觀光旅遊者對事務的感知和留存在感覺與記憶中的事務都由片斷的影像和符號組成,觀光旅遊者和具體的時空背景相分離。經過這種方式的個人遊大陸游客,他們是來過臺灣;但是,如果被問到對臺灣的感受,他們該怎麼説,或能怎麼説呢?
臺灣街道巷尾的日常人文生活體驗,如果進不到個人遊的大陸游客行程中,這種個人遊還算個人遊嗎?希望相關單位能再放寬個人遊時間,讓大陸游客個人遊能更有彈性的時間安排,而個人遊的大陸游客也不能太過依賴現有的各種資訊,讓自己多一點和臺灣街頭巷尾的人文生活,以便讓臺灣行成為深度的,甚至是三六○度的人文生活體驗之旅。或許這樣才有助於個人遊大陸游客對臺灣的了解,以及兩岸民眾的相互對話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