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料足的臭豆腐
臺灣也有臭豆腐,味道和我們常吃的大有不同,現在經過改良成為皮酥脆多孔的臭豆腐。臺式臭豆腐需要搭配泡菜和特殊醬汁食用。
西門町阿宗面線
西門町的阿宗面線可是最經典的臺灣小吃,盡人皆知。從最初的流動店面,到現在的偌大店面,甚至已經開到北京來的阿宗名聲頗大,用柴魚頭湯調出的汁,手工製作的面線韌性十足,入口清爽,確實讓人難忘。
香酥個大的脆皮雞排
説到脆皮雞排,那一定是士林夜市最為出名,到此不食絕對枉費臺灣行。雞排外脆裏嫩的重要一點就是食材要鮮,雞肉的新鮮度決定了雞排炸後的口感,再有一個必須的原料是蘸粉——炸物專用地瓜粉,外皮金黃可就靠它了!
油亮香滑的擔仔面
擔仔面來源於沿海漁民,在不能捕魚的日子裏,拿著扁擔挑著麵食出去售賣就成了維繫生計的方法。添加的食材最為核心的部分是肉燥和高湯,這是擔仔面的靈魂部分,面好味全靠它們了,再有這面是“油麵”,口感Q彈,但不粘牙。
懷念童年鐵路排骨飯
這個美食源於一種情結,也是小時候的味道,曾經這是出現在火車上的一道美食,大部分吃飯的時間都在火車上度過,便當便是最好的首選,而鹵制是臺灣美食最愛用的一種烹飪手法,用鹵過的排骨搭配白米飯,是最簡單卻最好吃的,後來就形成了特色的小吃。
滋補潤體的姜母鴨
這是80年代後期在臺灣流行起來的進補小食,將臺灣特産的紅面番鴨煮熟,取鴨肉和老薑(也被稱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藥的藥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鴨湯火鍋一般。
其他臺灣必試小吃推薦
嘉義雞肉飯 臺灣當歸鴨 臺南土鲀魚羹 臺北羊肉爐 九份芋圓 臺灣燒仙草 高雄木瓜燉奶 生炒花枝 淡水阿給 臺南虱目魚粥 永和豬肉餡餅 臺北西門町鴨肉扁 米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