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個人旅遊正式實施之際,上海市臺辦網站刊載文章,通過一名從事涉臺工作者多年的親身經歷,點評兩岸詞彙差異。作者認為,只有正視兩岸詞彙的差異,才能真正了解兩岸文化異同。
文章摘錄如下:
有許多文友經常喜歡問我:你從事涉臺寫作這麼多年,如何理解兩岸文化異同?面對如此複雜的提問,已故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有獨到見解:只有正視兩岸詞彙的差異,才能真正了解兩岸文化異同。
時光雖流逝了近20年,但上世紀90年代初第一次入臺採訪的情景仍記憶猶新。當時入臺的上海記者極少,島內邀請方對此十分重視,專門安排了張先生與曾小姐協助我。
第一天的採訪連跑了3個部門,先後專訪了5位重量級人物,直到晚上十點才腰酸背痛地回到下榻飯店。三人在飯店咖啡廳剛入座,張先生就迫不及待地掏出紙與筆向我提議:“明後天我們還有更繁重的採訪任務,要不我們現在就好好檢討一下。”一聽此話,我頓時傻了眼,辛辛苦苦按照事先談妥的路線圖採訪,究竟哪犯忌需立即“檢討”?看著我莫名驚詫的模樣,張先生也一臉茫然,似乎在説:我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難道你聽不懂嗎?還是曾小姐機靈,她先前曾來大陸好幾次,瞅著我倆大眼瞪小眼地在演“雙簧啞劇”,忍不住抿嘴笑起來,便一語道破天機:“看來這就是兩岸長期缺乏交流産生的誤會。張先生所説的檢討,指的是雙方需認真總結,決不帶有任何貶義內涵。”聽了此話,我與張先生才恍然大悟,仰頭對視,大笑不止。
細數兩岸日常生活中的詞彙差異真有不少。比如説上海愛稱“計程車”為“的士”,可走遍臺灣,南北皆稱“計程車”。臺灣人很實用地把數學領域的“計程”兩個字移用到了日常出行,巧妙將公里計算數與價格結合起來,一聽就明白,而“計程車”雖直白,卻少了那麼點趣味;港式洋涇英語“的士”實在叫人摸不著頭腦。
在島內用語中,由英文譯音而演變的詞彙俯拾皆是,如“作秀”,大陸稱“表演”;“迷你”,大陸意謂“袖珍”、“摩登”;“酷”即“前衛”、“時尚”;“巴士”,指“公交汽車”。“捷運”這個外來詞也是臺灣創意翻譯。據説可能是因為當初臺北第一條地鐵路線既有地下段,又有地上段,説“地鐵”似乎不全面,講“輕軌”有點怪怪的,結果就創造了一個新名詞“捷運”。
臺灣日前開放大陸同胞赴臺“自由行”,快速檢視兩岸最常用或常可見的詞彙差異很有必要,歷數日常點擊率最多的有:關節——關係、情勢——形勢、提升——提高、營造——打造、願景——前景、矽谷——矽谷、便當——盒飯、智慧財産權——智慧財産權、窩心——貼心、奧步——陰招、透過——通過、傳人——繼承人(或接班人)、迴響——響應、殘障——殘廢、公車——公交車輛、機車——摩托車、厘清——分清、豪雨——暴雨、積體電路——整合電路、桌球——乒乓球、鳳梨——鳳梨、雪櫃——冰箱、福祉——幸福、化粧室——廁所、飛彈——導彈……
在此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由於近年來海峽兩岸人員密切往來及文化交流日趨熱絡,上述不少的臺灣用語現今大陸同胞不但能懂,而且大江南北的報章書端紛紛追新採用,説“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還真恰如其分。(周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