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居民赴臺灣個人遊今天(28日)啟動首批試點。相比以往組團遊,進行個人遊的遊客擁有更為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細細體味臺灣的歷史人文魅力。本網從古跡街鎮、名人遺跡、宗教勝地、文博場所和知名學府五個方面,為愛好歷史文化題材的遊客精選推薦以下觀光資源。
一、古跡街鎮
1、臺北市孔廟
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府城于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動工後,清光緒六年 (西元1880年) 知府陳星聚于臺北城垣興築後,用剩餘的材料及剩餘款,附帶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坐北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這即是臺北府的孔廟。
日據初年,日軍進駐臺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也遺失,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
1925年1月,地方士紳群集永樂町(今迪化街)名中醫葉煉金宅聚會,葉醫師深以臺北市無孔廟為憾,在座詩人陳培根即稱“如建於大龍峒,願捐獻私地”,當日即決定重建孔廟。至1939年,重建工程全部告竣,形成今天所見的宏整規模。
臺北孔廟興建時,因經費不足,沒有建明倫堂。臺灣光復後,當時的“考試院院長”賈景德發起,在1953年組織明倫堂籌建委員會,明倫堂于1956年落成。1991年明倫堂重修暨擴建,分設演講廳、文化櫥窗、陳列室、圖書室等,作為弘揚孔孟學説的中心。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2、臺南孔廟
臺南孔廟是全臺灣最早建築且最具有歷史意義者,鄭成功於永歷十五年(西元1661年)到臺灣為光復神州、對抗異族等久遠打算,需培植人才。永歷十九年(西元1665年)鄭氏參軍陳永華倡議建孔廟,興國學,聘請敦品勵學之士。
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3年)分巡臺廈道周昌,臺灣知府蔣毓英修建,規模稍具,殿中懸康熙御筆萬世師表,定名為臺灣府學;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改臺灣府學為臺南府學,其中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同治間,增修十二次,1917年再大修。
臺南孔廟是聞名的古跡,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之日必遵古舉行盛大祭典,保存中國古風。
地址:臺南市南門路
3、臺灣城殘跡(安平古堡)
臺灣城殘跡是屬1622年荷蘭駐臺第一任總督遜克所建“奧倫治”城的一部分,于1640年竣工並改稱為“熱蘭遮城”。整座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形方,共築三層,下層位於地面下,作為倉庫。現存城墻數段及半圓形之棱堡殘跡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跡規模最大。又因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巍峨的城稱為紅毛城。
1661年(明永歷15年)4月,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臺灣,改熱蘭遮城為“臺灣城”;5月改臺灣為“安平鎮”,故又有“安平城”之稱;12月,鄭成功收復臺灣進駐此地,故又俗稱“王城”。1683年(清康熙22年)臺灣入清版圖,城堡曾充作水師協鎮署,至1840年(清道光2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臺灣兵備道姚瑩為抵抗英軍,籌設海防,將臺灣城改為軍裝局,除修建原有城墻與炮臺,作為儲藏軍需、彈藥的倉庫。1869年(清同治8年),發生英艦炮擊安平事件,城堡被毀大半。
1875年(清光緒元年),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取其磚塊建造二鯤鯓炮臺(億載金城),居民也取城垣磚石修築房舍。日據時期,日人將城堡遺址剷平,改建為新式洋館,作為海關長官宿舍,即今之“安平古堡”。
臺灣城殘跡為臺灣地區最早的城堡,其城壁構造係以糖水、糯米汁搗合牡蠣殼灰、砂土等迭磚而成,並稱“三合土”。原內、外城四角建有棱堡安置大炮,歷經300餘年時空變化後,今僅存外城城墻一堵、古井一口、半圓形棱堡基座及部分殘跡,其中以原外城南壁長65.8米的城垣殘跡規模最大。
另外,城壁上仍可看到“鐵剪刀”的遺跡,係當年為穩固梁壁、預防脫離而設;而墻面方形孔洞係清治時期水師中營之營房遺跡。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4、臺南赤崁樓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
1624年,荷蘭人由安平登陸,在一鯤身地方建造奧倫治城;三年後,改名為熱蘭遮城。由於商務繁多,原址不敷使用,加上水源缺乏,乃遷往赤崁一帶,重建市街。
1652年發生郭懷一抗荷事件,引起荷蘭人警惕,便於次年在赤崁建造普羅民西亞城,西元1655年大致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赤崁樓。當時的城樓背山面海,與數裏外的熱蘭遮城遙相對望,互為犄角,控制臺江內海。
1661年,鄭成功攻取赤崁樓,改赤崁為東都明京,並暫住在城樓內。直到荷蘭人乞降,才和子孫移居熱蘭遮城。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時任知縣為振興文教,在赤崁樓北側蓬壺書院,同時,將赤崁樓樓基填平,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此後,舊基填平的赤崁樓,成了廟、院、閣、祠、殿等各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
從荷蘭式的城堡,迭經歷代的改變,一躍而為中式建築的輪廓。從諸廟雜陳到雙棲並立;從填平城基,到碑林佇立,曆盡滄桑,變化萬千。二戰後,幾經整修,將原有的木造結構,改為鋼筋混泥土,將主要入口由西改為南向,1982年被臺灣當局列為一級古跡。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212號
7、彰化鹿港小鎮
這座位於臺灣中部西海岸的小鎮,曾有著顯赫的文化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臺灣漢文化鼎盛發展的標竿,分別指的是臺南、鹿港和臺北萬華,其中鹿港是當時文化與商業的港埠重鎮。
清乾隆四十九年(西元1784年),與福建泉州晉江縣的蚶江正式設口對渡後,鹿港大量漢民涌入,商船雲集,店舖櫛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被稱為老鹿港的“黃金歲月”。其後,濁水溪氾濫,鹿港因港口淤塞,和日據時鐵路未能路經等緣由而逐漸衰微。
鹿港原本是河港,後來因為受到戰爭的影響,加上先天河砂淤積問題日漸嚴重,最後終成廢港。而臺北的繁華相較于鹿港純樸的環境,親近的漁村風貌以及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成為了遠在外地工作的鹿僑心中永遠淡淡的哀愁與懷念。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廟古跡和傳統建築,足堪印證當年的盛況,而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也保有大陸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風味,有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8、臺北“眷村”
走出高聳入雲的臺北“101”大樓,向西南方步行不到五百米,有一片綠樹掩映的“菜地”,這裡不是農家,也不是私人花園,這裡是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這裡保留眷村文化,它將是陸客個人遊的熱門景點。
“眷村”顧名思義是“眷屬居住的村落”,尤其是指軍人的眷屬,它指的是1949年前後臺灣當局為安置大陸赴臺的軍人和家眷所建立的聚落,多是因陋就簡搭建起來的木屋、瓦房,矮小而跼踀。
1949年,60萬國民黨軍隊敗退臺灣,當時大量的軍人無家可歸,為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臺灣當局動用資金對他們以及眷屬進行了有計劃的安置,故稱眷村。大多眷村都是建設于公有地的簡單房舍。稻草屋頂、竹泥墻的房舍是當時眷村的普遍樣貌。據統計,當時全臺灣共有眷村763個,眷戶96082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了多次的興修改建,但始終保持著相對封閉的狀態,阻斷著臺灣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交往,裏面商店、郵局、學校俱全,成為一個特殊的小社會。隨著臺灣經濟的高速發展,眷村裏的簡陋設施、治安死角等問題開始凸顯出來,顯然與城市的發展極不諧調,漸漸地,它便成為了歷史的遺跡。然而面對眷村的拆遷,眷村人的心情異常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