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旺報》報道,在臺灣“中正紀念堂”裏販賣紀念品的“蔣堂”,有不少兩岸人物的搞笑商品,常吸引好奇的大陸觀光客駐足。蔣堂負責人吳松洲指出,大陸年輕人很喜愛這類創意商品。
“蔣堂”是取絕未來負責人吳松洲在“中正紀念堂”所標下來的櫃位,販賣的商品以臺灣特色及老蔣文化為主,由於參與合作的廠商及設計師超過50個,因此商品琳瑯滿目,加上時常舉辦各類行銷活動,因此人氣愈來愈旺。
吳松洲表示,2008年剛設櫃時,民進黨執政,一天下來會到店裏參觀的人不到10個,隨著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和緩,以及放寬大陸觀光客來臺後,近一年來,客數明顯成長,現在一天至少有1000人次進門,其中陸客有1000人以上。一般團客只約停留3至5分鐘,散客則平均會停留10分鐘選購商品。
吳松洲説,每天到“中正紀念堂”觀光的陸客團遊覽車約20輛,只要有5輛的遊客進來消費,對業績就非常有幫助。但事實上目前通常只有1輛車的遊客會進店參觀,而且就算陸客想停留,因為蔣堂沒有跟旅行社合作,所以導遊常會催趕客人離開。
不過零星的大陸團客加上散客,目前已為蔣堂貢獻了3成以上的業績。根據他的觀察,陸客購買紀念品的習慣有兩極化的現象,通常只買最貴或最便宜的。最貴的商品可以拿來炫耀,可能也有增值空間,最便宜的紀念品可以買很多,回去分送給親友。平均陸客單人購買金額通常在300(新台幣,下同)至500元之間,金額在3000元以上的不多。
雖然蔣堂有不少以蔣介石為主角設計的幽默産品,但陸客購買最多的還是無政治性的産品,如臺灣島型設計類的衣服、臺灣水溝蓋杯墊等。年輕人較能接受蔣介石馬克杯及相關商品。由於蔣介石是歷史名人,有不少陸客也會購買講述他生平相關的DVD。
另外受陸客喜愛的商品是具價值性的東西,如舊郵票、紀念幣等。不少陸客買郵票回去後,會直接以人民幣標價賣出,例如以2500元新台幣買,回去賣2500元人民幣,馬上翻漲近5倍價格。
綜合來看,蔣堂內最熱銷的商品是T恤,因為實用、可送人且價位在500元上下,佔整體銷售比重約2成,明信片則排名第二,佔約15%,接著是郵票及老蔣類的商品。
在行銷方面,蔣堂每2個月就會設計一個活動主題,讓週末來店的觀光客一起參與。儘管行銷費用就佔了營業額8%左右,等於還沒賺錢就先花錢,但吳松洲堅持把設計也玩進行銷裏。他説,對文創商品而言,要先能夠自己走出去説故事,累積認同後,才能在業績上得到更多的回饋。
吳松洲表示,未來若開放自由行,讓店員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向陸客介紹商品設計的理念及故事,提高服務品質,相信生意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