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體式作為一種流行的健康運動方式,在華夏神州大地上越來越普及。而隨著對瑜伽各種資訊的接觸越來越多,中國的瑜伽習練者也就更加樂於刨根問底地去了解何為瑜伽的核心理念與本質精神,換句話説,亦即要問:這個流傳千古的瑜伽,究竟蘊含了些什麼?
從語源學的角度上來看,梵文的“瑜伽”—YOGA一詞,派生自兩個字源,一個是Yuj-a,另一個則是Yuj-i。《瑜伽經復注 真理明晰》的作者筏遮塞波底 彌室羅認為,前者表示“集中”之意,而後者則是“結合”的意思。
採取Yuj-a這個字源所代表的“集中”之意,《瑜伽經》的權威註釋者之一毗耶娑大師認為,可以直接把瑜伽解釋為“三摩地”—一種貫注于冥想對象進而達成高度專一與平衡穩定的精神狀態。站在這個角度,毗耶娑提出,瑜伽是一種“分離”,把高度純凈的意識,從各種不良的心理狀態之中,抽離、提煉、提純出來。
而站在另外一個詞根—Yuj-i的視角,商羯羅大師則採用了另一種釋義法,提出瑜伽是“結合”—個體自我與本體大梵的結合、統一。
熟悉印度哲學者,便會了解毗耶娑是忠實于數論哲學思想的,而商羯羅則屬於吠檀多哲學學派,二者有著思想見解上的分歧,因出發點不同,自然對瑜伽的解釋也不盡相同了。
莫罕達斯 甘地(Mahatma Gandhi)是現代印度戰鬥的行動瑜伽師最傑出的例子。
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在瑜伽的故鄉印度,人們對它的解釋紛繁不一?
而今天,我們所談及的瑜伽,又到底以什麼為標準定義呢?
為了探索與理清這個困惑,就有必要縱覽瑜伽歷史長河之中的開端、發展、分支與流變;繼而,研究者也必將驚訝于瑜伽內涵的紛繁性、豐富性;一言以蔽之,它集合和蘊藏了自古以來印度文化中的所有宗教、哲學、神秘主義等一切關乎終極人文關懷的思想與實踐途徑。
故而,瑜伽不只是現代社會印象中的“體式、健康、理療、健美、塑形”而已。
所以,若想要觸及瑜伽內核的方方面面,就必須做好思想準備:將要與古代印度的思想史、宗教哲學與人文等複雜課題,一一地去“握手、交談”。
《瑜伽之書:穿越千年的瑜伽歷史、文化、哲學與實踐》海南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而這本《瑜伽之書》,恰好是全方位地整合了該系列資源的一座寶庫。
本書的作者格奧爾格 福伊爾施泰因(Georg Feuers-tein,1947—2012),在世界瑜伽歷史與印度宗教哲學研究領域方面無疑是一位權威大師,他特別擅長于印度教、瑜伽、密教、藏傳佛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關於瑜伽,他寫作出版有《香巴拉瑜伽百科全書》《瑜伽之道》《瑜伽教導》《瑜伽道德》《瑜伽的更深維度》等著名書籍。
他很善於從歷史的角度去深究瑜伽,例如他提出了瑜伽的九個年代劃分:前吠陀時代(西元前6500—前4500年)、吠陀時代(西元前4500—前2500年)、梵書時代(西元前2500—前1500年)、後吠陀時代/奧義書時代(西元前1500—前1000年)、前古典或史詩時代(西元前1000—前100年)、古典時代(西元前100—西元500年)、密教或往世書時代(西元500—1300年)、宗派時代(西元1300—1700年)、現代(西元1700年至今),並依此為框架進行橫向研究。
他也善於從縱向維度闡述瑜伽的各系統與其間的關係,如本書第1章中,就瑜伽的結構系統進行了跨文化的比較和綜述;而在第2章,則就瑜伽的形式類別—勝王瑜伽、哈達瑜伽、智慧瑜伽、巴克蒂瑜伽、行動瑜伽、真言瑜伽、拉亞瑜伽、綜合瑜伽予以鳥瞰和縱談。
不只善於瑜伽的縱橫剖析,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學術觀點。例如,他不支援學界關於印度早期歷史的雅利安人入侵説。又如他大膽地從歷史文化深處探索瑜伽的脈絡,而提出苦行主義、薩滿主義、後吠陀時代的棄絕運動對瑜伽起源的影響,並就這些論點,他給予了大量有價值的細節支援,例如從守貞(brahmacarya)和制感(indriya-jaya)等苦行主義技術與《瑜伽經》八支法的關係探討,以及就薩滿對火的控制而類比于瑜伽師對“內在之火”的控制等。這些都是饒有趣味的學術構思與獨特治學風格。
本書對瑜伽哲學予以總攬性的介紹,則見於第3章。書中歸納了瑜伽在印度傳統六派哲學、醫學、印度宗教之中的脈絡與蘊意,尤其是對數論學派理論的闡述,這是幫助讀者了解古典瑜伽思想的基石。因為帕坦加利的《瑜伽經》,就是構建在數論哲學基礎之上的實踐解脫方法論。
從本書第4章,作者開始帶讀者走進“前古典”歷史時代,來一探“原瑜伽”的發祥。先從古老的薩滿文化談起,進而是印度河-薩拉斯瓦蒂河文明出土的“準瑜伽”證據,例如“蝴蝶坐姿的神人”赤陶印章。我曾有幸在新德里的印度國家博物館看到過它,以及哈拉帕文明的出土文物—類似瑜伽體式的黏土小人模型,在這裡,我同意作者的觀點—不能確定這就是瑜伽起源的原始證據,只能説這是“近乎瑜伽”的“準證據”。本書作者繼續努力搜尋更為貼近“瑜伽”起源的證據:《梨俱吠陀》的“儀式瑜伽”可能是瑜伽冥想之源,以及“巫術瑜伽”是真言瑜伽之源等。
然而在第5章,瑜伽的起源線索開始真正地明朗起來:《梵書》(約西元前2500—前1500)文獻為後來瑜伽的五種氣、脈與脈輪學説,以及呼吸與內火技術,提供了古老的理論依據。繼此之後的早期《奧義書》,則站在形而上的解脫論上,開始重視冥想起來,並期待以此來認識永遠純凈的神我。其中,《歌者奧義書》重視真言唱誦與調息技術,這預示著瑜伽技術的實際萌芽;感官控制、細微的能量身體結構學説(五鞘)則出現在《泰帝利耶奧義書》之中。《伽陀奧義書》的教導代表著瑜伽傳統中的一個重要突破—為達到神我之境的習練,被定義為“瑜伽”由此,本書作者斷言,由於《伽陀奧義書》的出現,“瑜伽本身成為一個可識別的傳統”;《白騾奧義書》則詳細記載了嗡聲冥想等瑜伽技術與實踐經驗細節。
約西元前6世紀,兩位重要的印度思想家—耆那教的創始人摩訶毗羅(大雄)與佛教創始人喬達摩先後登臺,第6章、第7章就是他們二位所建立的宗教傳統與瑜伽之關係的專論。
耆那教是苦行主義的先鋒,摩訶毗羅主張個體的靈魂因為業的污染(漏)而被層層包裹束縛,不得解脫。只有通過十四個階梯的努力,以苦行來摧毀漏染,方可解放靈魂,從而成為無所不知的永恒解脫者,而不再與世間有任何瓜葛;作者詳細描述了耆那教典籍《瑜伽明點》(Yoga-Bindu)中的瑜伽之道。
佛陀喬達摩則是因為年輕時領悟到生命的一切追逐都會以死亡為告終,這以死亡為歸宿的世間生活不值得追求,故而離家追尋不死(涅槃)。在追隨兩位老師學習禪定而感到不滿意後,他轉向苦行自我折磨,卻仍未達到覺悟。於是放棄苦行,而改用覺知呼吸的冥想方式,使他具有了洞悉眾生生死輪迴的超能力,從而看到生死一切都是無常,了悟了生存就是苦。基於無常和苦,他發現沒有永恒不變的自我存在,於是就不再執著和貪戀任何存在,結果就不會導致有來世再生與繼續生存與死亡之苦了,他宣稱這就是不再生死的涅槃。早期佛教將他的這些主張歸納為十二緣起、四聖諦,而實踐的方式是八聖道。本書作者認為,八聖道蘊含了瑜伽的方法。佛陀去世500年後,佛教團體的新興派別開創出了新教義,並自稱是“大乘佛教”,佛陀被神化。而“慈悲利他”與“究竟成佛”則成為這個新運動的核心理想,其哲學思想則以中觀、唯識為主。之後逐漸受印度宗教影響、融合,真言宗(西元3世紀開始出現)、印度佛教密宗—金剛乘、俱生乘、時輪乘(西元8世紀開始出現)與西藏佛教密宗相繼問世,各種瑜伽技術被重視和使用,來作為達到“成佛”的方法,如著名的那若六瑜伽法。
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尤其是其中的《解脫法篇》),以及著名的史詩插話《薄伽梵歌》,出現在西元前600年至約西元前100年之間,它們見證了古典瑜伽的繁榮期,本書第8章論述了這段精彩的歷史。在這個史詩時代,最重要的瑜伽文獻是《薄伽梵歌》,它的姊妹篇《續歌》也蘊含同樣的瑜伽思想。而中期的《奧義書》之中,出現了《彌勒衍拿奧義書》這樣論述“瑜伽六支”的專業瑜伽著作,為開啟後來的“瑜伽八支”學説,奠定了基礎。《蛙氏奧義書》則就“嗡音”的形而上意義予以深入探討,開啟了吠檀多不二論的瑜伽濫觴。有趣的是,在倫理即律法文獻中,瑜伽也佔有了一席之地,例如婆羅門可以用調息來贖清殺人之罪。
第9章與第10章,是理解古典瑜伽的關鍵之章節,因為古典瑜伽的巔峰之作《瑜伽經》在這裡登上了舞臺。
由帕坦加利(可能是西元前2世紀到西元4世紀之間的人)著作的這4章195條經文(一説196條經文),全面、概要地囊括了“古典瑜伽”的所有要素:“數論的解脫哲學、瑜伽的八支實踐法、習練的結果—三摩地的種類、最終解脫的境界”等。
概要地説,《瑜伽經》認為生命有五種意識波動,這會帶來痛苦或不苦,但智者認為這些都是苦的,原因之一是它們會導致習性與業報,而使生命再生(《瑜伽經》第1章、第2章)。
無知者把這個痛苦的再生,錯誤地執著為“永恒、美好、自我、快樂”(常、凈、我、樂),這叫作“無明”;而無明滋養出其他四種煩惱—貪、嗔、我慢、存有之貪(《瑜伽經》第2章)。
這些一切的生命之物質、精神活動,都在三種變動屬性(三德:薩埵、羅闍、答摩)的範疇內,不斷出生與壞滅,因此是不安全和需要被超越的(《瑜伽經》第2章)。
三德在最開始時,是創生宇宙的原始物質(Prakriti),它們處於平衡和不顯現的狀態;除此之外,有一個獨立的觀照者—本源意識(Prusha),它永恒不變(《瑜伽經》第2章)。
但是三德之一的薩埵(Sattva),率先與“本源意識”發生共振,産生了類似“本源意識”的功能—統覺意識(Mahat,Bodhi),統覺意識誤以為自己就是“覺知”的唯一本源,而産生了我慢(自我感),這是無明的開始,也被稱為“結合”;進而引發“羅闍、答摩”的不平衡與分化,産生了宇宙中的一切物質、心理因素(參見數論哲學之二十五諦演化説)(《瑜伽經》第2章、第4章)。
為了避免未來(來世再生)的痛苦,就必須消除三德與本源意識(Prusha)的結合,達到本源意識(Prusha)的獨立。(《瑜伽經》第2章、第4章)
通過行為瑜伽、瑜伽八支及七個辨別智階段(第2章、第3章),就可以擺脫低級屬性(羅闍、答摩),而使心專一純凈(薩埵),由此經歷各種三摩地的境界,心就具有直觀的智慧(辨別智),洞見一切都是三德的變動,由此不再傾心於執著各種慾望,通過習練和不執,使得所有意識波動停止,最終連直觀智慧的波動也放棄,達到徹底不變的獨存意識—觀者(第1章),不再參與三德演化的輪迴生死(《瑜伽經》第4章)。
《瑜伽經》開篇這樣説:“瑜伽是意識波動的止息,從而使那觀者處於本位。” 這種完全獨存、不結合於三德變化的本源意識,就是瑜伽的終極目的或解脫,其描述見經文的第4章—《獨存章》。
而在練習過程中,會出現諸多副作用的超能力,不應對此執著(《瑜伽經》第3章)。
《瑜伽經》成書之後,有許多後代大師為之作注,如著名的毗耶娑的《瑜伽注》等。
西元7世紀到17世紀是後古典瑜伽時代,由於密宗理念的興起,瑜伽由早期倚重於心理狀態習練,轉向以身體能量為根本;而濕婆與毗濕奴二大神係的信仰,成了印度的最主要宗教形式;哲學思想則以不二論與虔誠派二者為主角。
本書第11章,論述濕婆派。濕婆是古代印度民間信仰之中的毀壞之神,後來被《吠陀》吸收進主神譜係;進而,西元2世紀的獸主派開濕婆派之發達,他們奉行禁欲,但行為瘋癲,赤身而居於污穢之間,主張一切都是神的創造而力求摒棄一切分別。另一支“持顱骨派”則在西元6世紀開始出名,他們常常拿著人的頭蓋骨,住在火葬場,裸體而塗抹焚化後的人骨灰,吸食大麻借此進入神人合一的迷醉境界,我在印度的瓦拉納西恒河岸邊多次見到過該派的修行人,他們追求與憤怒的濕婆神成為一體,並且使用酒肉與性儀式。此外還有吃死人肉的艾古裏派,以及溫和的黑臉派、林伽派(崇拜濕婆生殖器),還有著名的克什米爾濕婆派等。克什米爾濕婆派的瑜伽技巧非常出名(其有聞名於世的“112冥想法”),本書作者則著重介紹了瓦蘇笈多大師的《濕婆經》。
本書第12章,論述毗濕奴派。以《往事書》(如《薄伽梵往事書》)為神聖古典,印度南、北方也興起了對毗濕奴大神(包括對該神的各種化身)的信仰,其形式尤其以虔誠運動為主,繼而興起了巴克提瑜伽(奉愛瑜伽),其中代表人物有羅摩奴闍(Ramanuja,1017—1137)、採坦尼亞(15世紀)、卡比爾(Kabir,16世紀左右)、圖爾西達斯(Tulsi Das,1532—1623)。在對神進行崇拜時,則以大笑、哭泣、歌唱、跳舞和亂語為方法特色。本書第13章則進一步引述了各《往事書》中記載的瑜伽內容。
本書第14章還提及另外一個傳統—吠檀多的不二論,不同於帕坦加利的數論哲學之瑜伽體系,該派主張達到梵我合一的本體之境,其論述中涌現了像《瑜伽之道》這樣的精彩古典,該書假借《羅摩衍那》裏的故事,通過描述各種瑜伽方式,以宣揚摒棄個體幻覺的心靈,而了悟自己就是梵之本質,由此達到永恒的解脫,這就是《瑜伽之道》這部古典的主旨。
本書第15章則進而介紹了與吠檀多學派有關的二十部《瑜伽奧義書》著作,其中有聆聽內在之音的瑜伽、昆達裏尼(內在之火)瑜伽、哈達(日月)瑜伽等類型的專著。
本書對後古典瑜伽時代的描述,以錫克教瑜伽作為結尾,其第15章簡單地概述了由那納克(Nanak)大師創立的錫克教與當代大師瑜伽士巴降(Yogi Bhajan)的昆達裏尼修行法。但據我了解,該法不應混同於傳統的昆達裏尼瑜伽,而是以昆達裏尼為名的特殊念誦與激發能量的實踐法。
接下來本書十六章之後諸章,就是關於密教(Tantra)的專論了。
密宗的根源是非常古老的,吠陀時代就存在於民間信仰之中,西元五六世紀後,密宗學説逐漸明朗起來,其古典被稱為“續”(Tantra),其核心理論圍繞著女神與宇宙母性力量(Shakti)的崇拜、“輪迴即涅槃”以及“身體即宇宙,肉身即神聖的解脫殿堂”等觀念;它不反對慾望與享樂,並採取性愛儀式作為修行的手段之一,其後期發展階段“俱生乘”則挑戰傳統信仰的儀式主義,提倡自然之樂與師恩的加持護佑。最後,密宗的文化廣泛影響了印度教與佛教,使得二者都發展出了各自的密宗體系。如佛教的《密集續》(Guhya-Samaja-Tantra)現在還被西藏寺院視為核心的修行教義;又如克什米爾濕婆派則有大量的密宗文獻,而吠檀多派的商羯羅大師則著有《喜之波流》(Ananda-Lahari)與《美之波流》(Saundarya-Lahari)等密宗主義思想的作品。
身體之特色,賦予它非常多“身體主義”瑜伽的色彩,例如:五種能量與命力、三脈與七脈輪、體內的靈蛇之力等議題。而神秘主義的儀式則是它的另外一個特色:真言(Mantra)與神聖手勢(Mudra)的使用、神聖圖形(Yantra)的冥想練習,五M的儀式—受用酒(Madya)、魚(Matsya)、肉(Mamsa)、幹穀類(Mudra)、性交(Maithuna)。最後,密宗認為這些實踐會帶來神秘力量的成就,如八大悉地(Siddhi,成就)。
與神秘主義煉金術共鳴,密宗的瑜伽技術以哈達瑜伽為主,如點鐵成金,獲得不朽的“金剛身”是它的主旨,本書第18章對此予以詳論。
西元8世紀到12世紀間,印度盛行密宗主義的悉達(siddha,成就者)運動,佛教文獻指出這一時代有84位偉大的成就者,其中的魚帝尊者(Matsyendra)和牧牛尊者(Goraksha)開創了哈達瑜伽傳統。
所謂“哈”“達”,代表著太陽與月亮—為了將散佈于身體之中的能量在中脈中結合,而達成不朽之軀,所以須將身體左右兩類能量(即日脈與月脈)截斷而引入到中脈,從而喚醒身體底部中脈之中的“蛇力”(昆達裏尼),這日與月的結合,亦即“哈達瑜伽”之意。
其核心的瑜伽技術有:凈化法(Dhauti)、體位(asana)、契合法(mudra)和收束法(bandha)、制感(pratyahara)、呼吸控制(pranayama)、禪定(dhyana)、聆聽秘音(Nada)、三摩地(samadhi)。這一派代表作品有《牧牛奧義書》《牧牛本集》《成就宗指南》《哈達瑜伽之光》《耶若婆佉瑜伽》《格蘭達本集》《濕婆本集》等典籍。
在這部濃縮有巨大瑜伽資訊量的專著中,作者帶讀者飽覽了瑜伽的歷史、哲學與文化思想、派別發展、方法論與技術等各大層面,最後還提出了他本人的“生態瑜伽”或“綠色瑜伽”思考。總之,通讀全書,可以使你對瑜伽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太空式的俯瞰,並對其內在的文化思想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對此,作者説:“印度靈性傳統的深刻見解和發現已苦心積聚了好幾千年,他們能讓我們窺見大門另一端可能發現的東西。”而站在人文關懷的立場上,作者最後提醒人們“無論整體還是個人,我們都將必然要發現我們自己的答案—我們自己的瑜伽。”換而言之,通過對瑜伽寶藏的發掘,你將探尋如何為自己的生命服務。
本書是一部優秀的學術作品,無論是翻譯還是閱讀,都需要對其中歷史、哲學部分下很大的參究之功。對於此類論著而言,這樣涉及多學科知識與高涵蓋性的作品,必然有很多觀點與論據(如年代劃分等問題)尚待未來的檢驗,以及需要更多的新鮮資料的補充,例如近現代瑜伽譜係中有深遠影響的人物:印度南方的克裏希納瑪查瑞、北方流派的領軍人希瓦南達等大師及其瑜伽理論等等。
本書還有一些細微的小問題需要訂正—如作者提到佛陀去世之地拘屍那迦屬於今天尼泊爾,此實為地理常識之誤,但微瑕不掩大瑜,並不影響本書大旨與大意。作者本人已經去世,我們已無法苛求他再做更多,面對這樣一部宏著,只是向作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好了!
我參與了本書的某些章節與術語的審校,深感翻譯該類書籍之不易,故而向主持編譯工作的聞風與各位譯者致敬!此書之翻譯必然留有諸多待精益求精的改進之處,也期待對該書有未來更佳之精進!
回到開篇的問題,何謂瑜伽?
翻開此書,讓歷史為您娓娓道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