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世界有距離感的人
做為一名曾經的雜誌編輯,由於工作上的原因,我在很早的時候就與田禾有過輕微的接觸。那時,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寫作者,正值青春年少,伴隨著80後寫作群體和新概念大潮的突起,他成了最早出版了自己作品的那一批,在當時的青春文學圈也算是較有名氣的幾位之一,經常能在各種青春雜誌上看到他的名字或關於他的採訪。
説實話,我們並不看好這個群體在文學性上能走多遠,只不過他們受到了出版機構的商業包裝,於是市場上鋪天蓋地的氾濫著80後寫手的書籍,這其中也不免走出了郭敬明韓寒之類的商業巨才。但當時在所有的80後寫作者之中,只有田禾、張悅然和春樹給人的印象最深,也最被所有人看好。因為他們個人風格強烈,身上各自具備著一種無法説出的特質,這種特質是成為一名作家的潛在素養,是根植于文學創作和俗世生活之中的自我獨立。
後來,很多不被我們看好的人倒是寫著膚淺的文字、賣弄著各種離文學很遠的風騷漸漸紅火了。想想這也不足為怪,因為在中國,普通大眾和出版社需要的都是商業,而不是文學或所謂的藝術。但田禾卻始終像一個不入世的理想主義者,拒絕著融入他們,拒絕著融入主流大眾,拒絕著出版方的純商業包裝,純粹地堅持著自己的那份執著。他精力旺盛地做各種在大眾看來並不靠譜而他自己卻十分熱忠的事,組搖滾樂隊、策劃演出、寫小説、做地下雜誌、開足球酒吧……永遠沉溺于自己營造的那個理想王國裏顛狂著自己的青春,也永遠與世俗生活保持著疏離。他説過,他是一個與世界有距離感的人。
再後來,青春期受搖滾文化影響較深的田禾創作了一本表達邊緣青春的《迷失的病孩》,讓他有了一小群忠誠的追隨者。不過,田禾依然沒有紅,相反,他開始成了小眾文學或另類文化的代名詞。一晃,這將近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當年的那些追隨者也和田禾一樣充滿著理想主義,渴望自由,是一群在某種程度上無法融入正常社會的年輕人。
他用文字治療著他們。他們一同成長,自閉式的拒絕著主流社會,拒絕著與大眾的類同。他們只做自己,隨自己的意願而活。
他,獨立於主流之外
在生存面前,面對那脆弱的理想,他們也會矛盾。不知道是不是迫於生存的需要,我知道田禾後來進了一家主流報社做了音樂記者。但又很快就離開,因為他骨子裏依然是個理想主義者,依然是個文藝青年。
漸漸地,我與他失去了聯繫,我們都投入到各自的生活中去奔忙。我辭職離開武漢,去了南方一個小城市轉行做起了廣告公司、結婚生子、過所謂的世俗生活。和當年的大部分80後寫手一樣,沒能在這個寫作圈子裏留存下來。也漸漸不再關注文學圈裏的一切,感覺這一切離自己越來越遙遠,開始終日混跡于滿身銅臭的利益場所。
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田禾的新書,他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我眼前,雖然如今我已是一個三歲孩子的父親,但那股青春的熱流似乎又一下子回到了身體裏。關於武漢,關於田禾,關於青春,自己同樣帶著滿滿的回憶。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混進吵雜的酒吧看演出就是因為田禾,那是在武昌街道口一個叫‘貓’的地方。也許,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些人只是短短出現過幾次,卻能帶給你一生的回憶和能量,對我來説,田禾就是這樣一個人。
説實話,看到田禾依然在堅持寫作,我真的很敬佩這樣的精神,甚至帶著一份莫名的感動,僅僅是序言裏的幾句話就一下將我的心融化。可以説,田禾具備成為一名優秀創作者的一切條件:豐富的童年成長經歷、敏感細膩的內心性格、獨特異常的行為方式、自我濃烈的文學風格……
他的一切遭遇和氣質讓人們聯想到音樂圈的許巍,似乎他們有著相似的執著經歷和理想失落,他們都是獨立於主流之外固執地堅持著自我表達,從不隨波逐流,從不為了純商業而妥協自己的創作,又好像他們都是早已悟透了生活遊戲的一個清醒者,旁觀著人們在這個慾望場裏垂死掙扎。後來都虔誠的信仰佛教,隱入低調的生活中,喝茶、爬山、崇尚自然。在我心裏,田禾甚至就是‘文學界的許巍’,可是如今許巍紅火至極,田禾呢?
田禾(右一)和小夥伴在街頭賣唱
他,走進內心深層的另一面
就這樣慢熱地活著,挺好,是無數人心裏的真實狀態。何必要用一種價值觀去度量人生?
不過,僅僅看田禾的新書《就這樣慢熱地活著》介紹,讓我有些許的意外。因為那根本就不是田禾的風格。後來想想也許是出版社的行銷所為,他們並不真正的懂得作者本身的意圖,這在出版行業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直到翻開書本進入文字時,我才確信這依然是田禾。
他的文字不需要任何標簽就能讓人一眼認出,這是一個優秀寫作者的標誌。風格依舊那樣獨特而自由,精神內核還是那樣的特立獨行和引人沉思。
只是,他真的變了。一種豁然、禪意、寂靜、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他開始由外而內走進內心深層的另一面,並且越探越深。現實生活中也從武漢移居到杭州,退出青春期的反叛。
他開始帶給我們一種寧靜的自然主義情懷,是一個遊走於時間之外的灑脫者,是一份安靜的覺醒自省,是從喧囂之處慢意下來的從容。
我喜歡田禾這樣的寫作者,永遠只為少數人寫作。他也許作品並不多,但每一次出版新的作品,總能帶給人們一種內在成長,總能讓人們跟隨他的行為理念去做一次新的內心蛻變,總能開啟人們一種新的審視生活的視角。這種成長無關年齡,而是內心的進步,是境界的昇華,是基於生活態度上的一種自覺。
也許,此後又會有一群人和他一樣,勇敢地背包行走在路上、晃蕩人生、自在的修行、研究茶藝與自然山水,不盲目的追從外在世界的誘惑。永遠做一個有自我生活態度的人。“遵從心底的聲音,享有獨屬於自己的節奏和不輕易心動的傲性。但對某些特定的事物,又有著固執而忠誠的熱愛。”
這種慢熱人生正如田禾所説:“慢熱,並不意味著懶散拖延,也不意味著消極傲慢。它只是一種由外而內的行為理念,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之道,更是一門不急不躁的入世智慧。”的確,一個真正的創作者永遠是超前的。他們身體力行的踐行著自己的人生哲學,當大眾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稚嫩的搖滾青年,而沒來得及趕上他的腳步時,他又已遠行。
《就這樣慢熱地活著》/田禾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