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走出帝制:從晚清到民國的歷史回望

時間:2015-11-09 08:02   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

走出帝制:從晚清到民國的歷史回望【2】

  精彩文摘

  “辛亥觀”的演變

  因此後人的“辛亥觀”便成為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方面辛亥革命,連同其象徵性人物孫中山先生,一百年來一直得到各種不同立場甚至互相敵對的中國人的共同稱頌。可以説自清開國以來三百多年曆史,兩岸三地(加港澳)四方(加海外華人)諸派(所有這幾方各自的朝野、體制內體制外與反體制者),有兩個人是得到一致推崇的。這兩個人都生當“鼎革之際”這種中國歷史上最期待英明領袖的時代,即明清之交和清末民國。但他們當然不是蔣介石或其他黨國領袖,也並非明末清初包括南明李順的諸位成功或失敗的帝王。

  那麼這兩位大人物是誰?就是南明的延平郡王鄭成功與民國的開國元勳孫中山。鄭成功反清復明最終失敗,孫中山反清立民(國)得以實現,但他們今天都得到了異乎尋常的一致稱讚。不過同樣異乎尋常而且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們稱讚這兩位偉人的緣由卻大有區別,甚至完全相反:如鄭成功,大陸方面認為他驅逐荷蘭“收復”臺灣,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臺灣兩蔣時代稱讚他堅持反清復明,“退守”臺灣延續明祚並希望“光復大陸”,而後來的“綠營”又視他為與海峽對岸分庭抗禮的“臺灣政權”之“開基創業”者。

  而孫中山就更是如此了。作為中華民國的“國父”和中國國民黨的創黨“總理”,國民黨對他的崇敬自不待言。共産黨對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尊敬,則不僅因為他發動革命推翻帝制,更因為他後來的“聯俄聯共”(臺灣的書上稱為“聯俄容共”)。有趣的是,臺灣的“綠營”很反蔣介石,卻也很崇敬孫中山。因為據説蔣“鎮壓臺灣人”,而孫是同情、支援臺灣人的:他曾三次到過日據的臺灣,作為清朝和北洋政權的反對派人士,那時他與日本有互相利用的關係—有如他後來的“聯俄”,這關係雖不像如今一些“反(辛亥)革命”人士所罵的那樣不堪,他也無疑希望臺灣人心繫華夏,但肯定不會推動臺灣投向清朝或北洋,這就可以被“綠營”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而且“綠營”作為臺灣民主化進程的獲益者,他們也高度評價孫中山的民主民權事業。甚至因為揚孫抑蔣,“綠營”還借用了大陸的資源。2003年筆者在臺北的國父紀念館音像廳,就曾看到那裏放映的居然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拍的《孫中山》,而且正好看到孫中山斥責孫科和蔣介石的一節。我想這顯然與當時是“綠營”執政有關。

  然而另一方面,各方中國人對辛亥革命的反思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方面自然是大陸這邊更為突出。改革前大陸主要是強調辛亥革命的“資産階級局限性”,責備革命派軟弱,向袁世凱讓權,沒有解決土地問題等等。改革時代這種官方話語並未消失,但一種相反方向的反思,即對“激進主義”的反思卻時興起來,而且從20世紀90年代起它不僅似乎成了民間思想界的主流,而且也獲得了從“革命”思維日益向“維穩”思維轉變的官方思想界的逐漸默認。清末立憲日益獲得好評,許多人為中國沒有走向君主立憲制而遺憾。而更典型的“保守主義”則走得更遠,諸如革命不如立憲,立憲不如維新,維新不如洋務;孫黃不如康梁,康梁不如李(鴻章)張(之洞),孫中山不如袁世凱,光緒不如慈禧等等説法都開始出現,有的還很流行。

  但有時這些説法也會觸忌。古代漢景帝時有著名的“轅黃之爭”:轅固生鼓吹湯武革命推翻暴君,皇上擔心今人傚法就會犯上作亂;黃生譴責湯武弒君造反是亂臣賊子,皇上又擔心會顛覆了高祖起兵以漢代秦的合法性。弘揚“革命”不行,斥責“革命”也不行,皇上於是只好下令:“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你們再也不許討論這種敏感問題了,沒人説你們是傻子!就是要講湯、武,你們就不能談他們的私生活八卦嗎?結果“是後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大家都不談“宏大敘事”了。

  我們現在在很大程度上也面臨這種狀況。幾年前有大型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由於多人撰寫而且左右為難,於是前後兩部分顯得頗為捍格:前面部分像是“黃生”所寫,對慈禧、李鴻章等人給予了深切同情和肯定,在他們面前連康有為都顯得是個無事生非的“激進”搗亂分子;後半部分卻是“轅固生”筆法,高調讚揚革命,把孫中山譴責專制、弘揚民主真諦的長篇大論演繹得大義凜然、慷慨激昂。結果是兩頭的話都説了卻兩頭不討好。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