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一個縣城書店的堅守:對面新華書店開不下去時仍堅挺

時間:2015-10-12 11: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一名老人在書店裏研讀字畫作品

  你有多久沒進過實體書店了?還記得年少時捧一本著迷的書,在書店一站幾小時的日子嗎?今天,我想分享一個特立獨行的縣城書店的故事。

  書店如一扇窗口,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也可以看到縣城20年來的文化需求變遷。

  十一回家,特意去了一趟文豐書店。每次路過鐘樓的十字路口,我都會朝把角兒瞟上兩眼。當下很多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真怕文豐哪天突然消失了。因為我還沒來得及問問老闆,當年為什麼要在小縣城開一家如此孤高的書店。

  什麼叫孤高?先展示一下店內的書名吧:《歷代印譜序跋彙編》、《芥子園畫譜全集》、《閒情偶寄》、《中國人史綱》、《隨園詩話》、《心聚六合通背拳》、《中藥大辭典》、《本草綱目》、《千金方》、《魏碑》、《開明國語讀本》、《陳寅恪與中國文化》、《海子詩全集》、《走在人生邊上》……

  如果開在北京,此類書店或許算不得稀罕。但該書店開在距北京80公里的四線城市——霸州。我對此充滿好奇。

  那天聊了4個小時。我發現,自己的想法不斷被“糾偏”。老闆説,你們都以為縣城的人“不認”這些書,但其實不是那樣的。

  店裏圖書種類繁雜

  這笑容竟讓人有點受寵若驚

  在躁動的縣城,文豐書店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一塊簡陋木牌子下,是兩小扇玻璃門。推門而入,65平方米的小屋,空間被利用到極致:約4萬冊圖書擠在書架、擱板及過道兩側,密密麻麻的,有點兒淩亂。書,新舊都有,有的舊到紙頁泛黃、封皮用牛皮紙重新糊過,有的裏面還是豎版繁體字。店內似一座書架頂到天花板的微型圖書館。看書的人,蜷在過道角落,舉卷個把小時都不覺累。

  坦白説,書店的氣質與縣城格格不入,除了慣常的少兒讀物、教輔書、快餐式暢銷書,裏面還擠著繁多的文史社科類書籍,甚至能找到醫學、機械、國畫、植物學等冷僻門類。

  我隨手挑了一本《開明國語課本》(6~8冊),結賬時故作漫不經心地問老闆:書店開多久了?老闆從電腦前抬起頭,愣了片刻,隨即溫和一笑:少説也有十五六年了吧,我姑娘今年都15歲了,開店是在她出生前。

  這笑容竟讓人有點受寵若驚。還是個初中生時,我就愛逛這家書店。同一路之隔的新華書店比,這兒的書更為有趣和廉價,儘管包裝沒那麼光鮮。印象裏的老闆,可是一個寡言冷淡的青年,一身書卷氣,但缺乏生意人的熱情。碰上顧客議價,老闆眼皮不抬一下,愛買不買的樣子。為節省兩三元零用錢,我每次總要經過很長的心理鬥爭過程,才有勇氣開口還價。聽説是學生、錢沒帶夠,他才會讓步。

  這次,似乎是我的發問激發了老闆的交談興趣。聊開了,他承認,平時對一般買書的人確實不太愛講話,碰上愛看“好書”或者趣味相近的人,才會多聊幾句。好高冷。

  發現很多顧客像我一樣,以為老闆叫“文豐”。其實人家真名劉新友,47歲,內蒙古人,初中畢業後到河北當兵。復員後,經人介紹與我們當地的一個姑娘結婚,然後就在此紮根。

  老闆自己很喜歡看書,就把興趣變成了營生。復員之初,他曾到鎮上某工廠上班,三年後,工廠倒閉,工人都下崗了,他便開始在大街上擺書攤。用現在的時髦詞該叫“自主創業”。

  在1990年代的縣城,同高冷的新華書店相比,書攤基本滿足了底層民眾的求知和消遣。太多人從未走進過新華書店。在人流密集的商業地段,地上鋪一大塊布,把書一本本攤開,不用像商販一樣賣力吆喝,喜歡讀書的人自然會駐足翻書。老闆一邊賣書,一邊看書,斷斷續續兩三年。

  那個年代,最暢銷的是武俠、言情。地攤上印刷粗劣的武俠書總是很快斷貨。但在劉新友的書攤上,你卻可以找到一些格調更高的文史書,很多是從北京潘家園淘回來的。

  他説,很多讀書的人可能有偏見,覺得地攤上淘不到好書。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就像他剛開始也認為,在本縣這種小地方也開不成書店一樣。

  縣文化局要求地攤“進店”,劉新友被動擁有了自己的書店。生意還可以,他又搬到更為繁華的鐘樓路口,對面就是國營新華書店。

  店面極不起眼,但一開便是十五六年,其間還並購了50米外的競爭對手欣欣書店。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