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北大南門朝西開》:《南風窗》主筆李北方評論集

時間:2015-09-24 08:25   來源:新華悅讀

  [書籍資訊]

  書名:《北大南門朝西開》

  書 號:978-7-300- 21744-4

  作 者:李北方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定 價:39.00元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南風窗》主筆李北方先生的思想隨筆和時政評論集。作者結合中外政治和歷史,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簡潔犀利的筆觸,批判性地思考和剖析了關於自由、民主、權利、市場等流行話語的思維定見,對於大眾關注的思想論爭、社會熱點、國際格局等議題作出了深度辨析和評論。

  書中文字是長短不一、富於戰鬥性的社會批評和理論批評。作者毫不隱晦地與他所生存的媒體世界鬥爭,即通過梳理與分析事物及其相互關係,挑戰媒體世界的主流觀點,揭示事物的真相,祛除思想的迷信。作者的文章像是短促突擊,針砭時弊,毫不留情;相較于媒體中的大多數評論,這些文章又多了對媒體自身的反思,這使得他的短促突擊在針對眼前事件或事實時多了一點多方透視的眼光和歷史思考的深度。

  作者胸懷天下,站在廣大勞動者的立場上寫作,張揚人心中向善的力量,並展現出極強的思辨能力,思維辯證而圓融,文筆細膩而優雅。

  [作者簡介]

  李北方 黑龍江人,1978年9月出生,《南風窗》主筆,分別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倫敦經濟學院人類學系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座右銘是“做毛主席的小學生,做一個人民的知識分子。、

  [編輯推薦]

   辨析自由、民主、人權、市場、改革等媒體塑造的“話語神話”

  以敏銳洞察力分析中國社會的變動與重構

  富於戰鬥性的社會批評和理論批評

  思辨性強,文筆犀利、優美、流暢

  [名家推薦]

  不記得過了多久,在刊物和網路上重又讀到他的文章,文字犀利依舊,有時竟有老辣的味道;相較于早期的文章,更多了從實際出發的見地、理論閱讀的沉澱和知人論世的閱歷。今天的世界何其複雜,又何其需要既不失複雜又不會模糊方向和鬥志的聲音。對於北方而言,這些文章的結集出版順理成章,不過是過渡到下一場鬥爭的界標。歲月流逝,人生易老,但無論何時,那些在耳邊嗖嗖而過的響箭,那些響箭擊中目標後的顫動,都顯示著生命的力量。那是這個世界的真聲音,亦即能夠在既喧囂又寂寞的世界裏激發更多人——尤其是媒體人——獨立思索、堅守信念、追尋真相的聲音。

  ——汪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北方是個不拘不羈之人,現在的文章可觀,將來的發展可期。 ——黃紀蘇(社會學家、劇作家)

  [書摘]

  這種“以自由的名義壓迫”的邏輯一直延續到今天。持續不斷的局部戰爭以推翻暴政、傳播自由和民主的名義打響,戰爭背後對資源的掠奪、對地緣的控制被刻意遺忘了。至於那些成千上萬戰爭中的死傷者,不過是自由的必要代價。

  在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各種學理性分析中,論者往往忽視了社會心理層面的因素,而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自由主義旗幟下聚集起來的知識分子,大都經歷過計劃經濟年代,對那個時代的平等取向和對待知識分子的方式極為反感,這種心理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學術思考和價值取向。於是,他們得以在同一態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陣營,以對文革的態度為軸心劃定陣營界限,以把對立面樹立為絕對的惡為手段確立自身的道德姿態。這種態度越來越走向偏狹的極端,以至於對自由主義陣營中注重平等的傳統都無法容忍,溫和的羅爾斯主義者也會被扣上左的帽子而被視為異端。

  魯迅設定了一個判定聲音真偽的標準,即觀點是否來自內心的信仰,是否是“內曜”和“心聲”的表達。“心聲”能夠讓我們遠離“詐偽”,“內曜”則可以破除我們自身的黑暗,只有遵從內心的召喚,發出自己的聲音,才能實現“人各有己”,進而實現“群之大覺”,即從個體的覺醒擴展到民族的覺醒。有一些知識分子,內心沒有自己的信仰,隨波逐流,扮演啟蒙者的角色,什麼時髦宣揚什麼,其本質是“掣維新之衣,以蔽其自私之體”,這種人便是“偽士”。他們表面上當然也裝作有信仰,但他們所秉持的,魯迅稱之為“敕定正信”,即強勢者所規定的意識形態觀念。這裡的強勢者,不僅指政府,也包括強國所代表的強勢文化。

  勞動是財富創造的源泉,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顯然,安第斯山區的農民對勞動看法是更高尚、文明程度更高。問題是,為何這種價值觀不能成為普世價值,雷鋒精神不能成為普世價值,反而是鄙夷勞動、好逸惡勞的“經濟人”理念大行其道?道理不言自明,價值有高下之分,但決定哪種價值觀成為“普世價值”的因素,不是價值本身的高度,而是其他因素。“經濟人”假設脫胎和發展的歷史,正是資本主義狂飆猛進的歷史,正如馬克思所論述的,資本需要“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資本對世界的創造就包括符合資本擴張需求的人性。

  這是多麼戲劇性的一幕!2008年西方操縱科索沃通過公投宣佈獨立,完全沒有理睬塞爾維亞關於主權需要得到尊重的呼聲,當時俄羅斯堅決反對科索沃獨立,至今沒有承認科索沃是一個主權國家;待到俄羅斯複製了西方的做法,西方就立刻撿起了沾滿了鞋印的主權大旗。看了各方在聯合國辯論的新聞,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這幫傢夥一定是把發言稿拿混了!

  “市場神話”是有害的,在市場機制的問題集中爆發之後不借機反思而是盲目堅持,正在給未來埋下隱患。金融危機是金融衍生品過度氾濫導致的,但中國恰恰在危機之後推出了股指期貨等衍生品;金融危機源於美國房地産泡沫的破裂,但中國隨後卻進一步吹大了房地産泡沫,以至於不得不用強硬的手段對房地産市場進行限制,防止泡沫破裂後出現經濟硬著陸。這些問題都需要時間消化,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

  反觀在當今中國那些一味抱怨制度出了問題的人,他們並不是毫無影響力的人,他們就是制度制定的參與者、決策人,或者是“壞制度”的得益者。直接地説,這樣的人正是中國的精英人群。在我們看清制度與人的關係時,他們將二者簡單對立的目的也就浮現出來了:不過是推卸責任,為自己的不負責尋找藉口而已。

  在市場經濟中,參與者的地位和權力高度不平等,而且市場機制也在持續地創造新的不平等;同時,資訊的自由流動和透明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某些人對資訊的更多佔有會很容易地轉化為對其他人的權力優勢。在大規模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市場的描述已經淪為意識形態化的建構,那些不考慮現實的約束而空談市場對自由的保障的論調,是徹頭徹尾的資本和權貴的文化武器。這種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的目標是摧毀國家在勞動力市場上對個人權利的保護、打破壟斷恢復自由競爭的努力、以及公民享有福利的權利等,是自由的真正敵人。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