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婷 張銘芳
郭敬明
提倡“文學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學研究關注“民生”——普通民眾生活中的文學消費情況。為此,山東大學文學院聯手校內外專家,于2012年成立了“當代中國文學生活研究中心”,並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前社會“文學生活”調查研究》(課題批准號128ZD169),溫儒敏教授擔任首席專家。這裡發佈的是該項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郭敬明是中國“80後”青年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在市場經濟裹挾下的文化語境中聚訟不已的焦點人物,也是在廣大的青少年讀者群中不可避談的一位作家。因此,了解和分析郭敬明作品在大中學生讀者群中的閱讀與接受狀況,對於認識中國青少年的文學趣味、思想立場乃至未來社會精神的走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大量書面調查和個體訪問的基礎上,我們對郭敬明作品在中學和大學生讀者群中的閱讀與接受狀況以及郭敬明影響力進行了分析思考,希望以之為視點,對當前大中學生的文學閱讀做出某些透視,以有助於當下文化教育的反思和建構。
中學生是郭敬明作品的主要讀者群體,我們首先調查的就是三個城市的中學生。根據對三個城市544個中學生的調查,有近93%的中學生知道郭敬明。而他們知道或者了解郭敬明主要是通過閱讀郭敬明的作品及其編輯的書刊,其次是通過電視、網路、同學朋友介紹等渠道認識了解了郭敬明。只有不到3%的中學生表示是經由老師介紹和推薦開始閱讀郭敬明。這表明在中學語文教學體系中,郭敬明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甚至,更多的中學老師將郭敬明的作品視為課外閒書,于學生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發展並無益處。
在閱讀過郭敬明作品的中學生中,有35.3%的學生閱讀其作品是出於對郭敬明作品的喜愛,26.7%的學生是為了休閒消遣,還有27.6%的學生是出於無事可做、從眾心理而選擇閱讀郭敬明的作品。數據顯示,28%的中學生表示沒讀過郭敬明的作品,56%的讀過1~5本郭敬明的作品,還有16%的表示讀過5本以上的郭敬明的作品。從總體上看,郭敬明是他們最為熟悉的作家之一。
目前,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借閱和購買圖書,所以我們還對中學生在購買郭敬明著作上所用的花費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51.1%的中學生在購買郭敬明作品上的花費在100元以下,花費在100-200元的中學生約佔到了14.3%,中學生在購買郭敬明作品上的高消費讓人頗為吃驚。從調查結果可見,郭敬明的作品在中學生之間流傳也較為廣泛。
此外,問卷還就中學生對郭敬明作品的喜愛程度及其原因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有不到10%的中學生表示對郭敬明的作品非常喜歡,有46%的中學生表示喜歡郭敬明的作品,約有6%的中學生表示不喜歡郭敬明的作品,約有37%的中學生則表示對其作品不關心。在不喜歡郭敬明作品的中學生中,因其作品“語言晦澀、無病呻吟”而不喜歡其作品的居多。確實,郭敬明的作品中存在大量的生僻字和生造詞,使得中學生在閱讀上有一定的障礙,情感的不節制和憂鬱的情調也與中學生應有的陽光性格不相符合。在喜歡郭敬明作品的中學生中,則表示更喜歡其作品“描寫細膩、情節感人、語言優美”的特點,其中“情節感人”成為郭敬明作品受歡迎的最重要的原因。這種結果的出現,很有可能是因為調查的對像是中學生,他們大多數人處於青春期的成長階段,對校園情感處於敏感的懵懂時期,而郭敬明的作品中更多地涉及了青春校園中的故事,曲折離奇而又與他們的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感的故事使得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讀者頗為嚮往。而在這些故事中,中學生也很容易産生情感共鳴與精神契合點,這也是其作品備受中學生追捧的重要原因。
與同樣備受中學生關注、同為“80後”青年作家群的代表人物韓寒、張悅然相比,32.6%的中學生更喜歡郭敬明,韓寒和張悅然則分別以18.7%和2.1%佔據第二位和第三位,還有44.7%的中學生選擇了其他作家。郭敬明在“80後”青年作家群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同時,近一半的中學生選擇了其他作家。不難發現,在流行的大眾文化傳播環境中,中學生文學生活的選擇有一定局限。在同幾位知名現當代作家對中學生影響力的比較調查中,魯迅以36%位居榜首,金庸佔到了15.6%,郭敬明佔到了8.4%,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僅佔了7.5%,其他作家也佔29%。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前義務教育階段以考高分為主要目的的語文教育模式僵化,極大地限制了中學生的閱讀自由,降低了他們文學閱讀的人文性和審美性體悟。當代中學生對當代文學作品的了解和閱讀甚少,於此,相信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育體系的不足難辭其咎。
在對郭敬明的評價中,有55.7%的中學生認為郭敬明可以被視為青春文學的突出代表。在對其作品品質評價的調查中,26.7%的中學生表示覺得其作品品質很高,25.6%的中學生表示其作品品質良莠不齊,還有15%的中學生表示其作品沒有什麼價值,只能作為消遣。在對其作品的定位中,有30.3%的中學生將其作品定位為通俗讀物,17.3%的中學生將其視為文學經典,還有23.3%的中學生認為其作品是快餐文學,25.2%的中學生選擇了“其他”表示並不能確定。數據顯示,將郭敬明的作品視為通俗讀物或者文學經典的比例相當,可見在許多中學生心目中,郭敬明作品的地位相當之高,甚至可列入經典行列。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當下中學生對“文學經典”定義的不明確——經典閱讀的缺失,閱讀資源、閱讀時間的匱乏都是中學生對“文學經典”定位不明確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將其作品視為文學經典還是通俗讀物,可以肯定的是,郭敬明及其作品確實對中學生生活産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問卷顯示,41.2%的中學生表示郭敬明的作品對自己的生活産生了正面的影響,只有7%的中學生表示他的作品對自己産生了負面影響,還有45.2%的中學生表示其作品對自己産生的正負面影響相當。而在其産生的影響中,又有14%的中學生表示其作品對自己的影響主要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25.7%的中學生表示其作品對自己的情感生活産生了重要影響,還有7.3%的中學生表示其作品主要影響到了自己的學習生活,此外還有45.6%的中學生選擇了其他。可見在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初期,文學閱讀對他們産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而此時風靡的郭敬明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他們的三觀。
自2003年《幻城》出版以來已有10年的時間,郭敬明作品的最早的讀者也從少年成長至青年,從中學步入大學。為了使調查結果更為全面,除了在中學生中調查外,我們還分別在多所大學的中文系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
在受調查者中,有6.4%的人表示喜歡郭敬明的作品,23.6%的人表示不喜歡郭敬明的作品,24.6%的人表示以前喜歡郭敬明的作品,但是現在不再喜歡。這個數字與參與調查的喜歡郭敬明作品的中學生的比例(56%)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調查顯示,只有1位被調查者表示現在還會經常閱讀郭敬明的作品,偶爾閱讀的被調查者也只佔到了27.1%,70.4%的被調查者表示已經完全不再閱讀郭敬明的作品。可見隨著年齡、學識和閱歷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郭敬明的作品喪失了興趣,喜愛程度也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在關於郭敬明文學作品的價值和能否成為經典的問題調查中,5.4%的被調查者表示認可其作品能夠成為文學經典,認為其作品不能成為經典和對此問題表示不關心的被調查者分別佔到了48.8%和42.4%。這表明絕大多數的中文系學生對郭敬明的作品持有否定和懷疑態度。這與中學生對郭敬明作品的定位和評價也有較大的差距。可見在中文系學生的心目中,大致有了自己嚴格的經典標準。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當前,在大部分中學生的心目中,郭敬明是他們課外閱讀的優選對象,郭敬明招牌式的優美文辭和感傷故事是他的作品受到青少年青睞的主要原因。而除郭敬明的作品外,大部分青少年很少有其他的閱讀選擇。而進入大學後,郭敬明作品在大學生的文學生活中所佔的地位迅速下降,大學生、研究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閱讀,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對經典的閱讀和重視仍然不夠。
鋻於上述問題,提出以下設想:一是應豐富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激發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他們的視野。
二是改善經典作品的教育工作,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讓青少年自覺地接受、感知經典作品的真正魅力是關鍵之所在。
三是在大學生中加強通識教育,提倡開設閱讀寫作課程。大學教育的分學科專業教育,使得許多非中文專業的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缺乏了應有的人文社科學識,應該重新喚起大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把他們被敗壞了的胃口調試過來,使他們重新學會欣賞文學。此外,鋻於當前許多大學生都有著極高的創作熱情和很大的創作潛力,開設閱讀寫作課程,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成為文學生活的主體,讓他們進一步走進文學的世界,讓他們在專業的引導下進行更好的創作。他們在文學創作上的潛力是不可忽視的,也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