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孫子兵法》,到底被誤讀了什麼?

時間:2015-05-04 09:09   來源:大眾日報

《孫子兵法》,到底被誤讀了什麼?

  在書中,作者華杉還原了眾多《孫子兵法》的本來意思,勘誤多達53處現代人普遍誤解的《孫子兵法》原意。

  □ 曉純 整理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後世對它的解讀多如牛毛,流傳比較廣的是曹操、杜牧等11個版本。但遺憾的是,這11個版本均是文言文版,沒有白話版,閱讀門檻較高。現代人對《孫子兵法》的解讀也很多,為了迎合市場,有的加入了自己烹制的“厚黑”雞湯,完全曲解了兵法的原意。近日,一本《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在小圈子中流傳很快,這本書援引了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經典戰例,來講解孫子兵法,尤其針對人們對《孫子兵法》的普遍誤讀、誤解,作了鞭辟入裏的詳解分析。

  《孫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個字都艱深玄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在研究《孫子兵法》的過程中,華杉逐字逐句勘誤了歷代被誤解的《孫子兵法》的地方:

  “以正合,以奇勝”

  一、“以正合,以奇勝”應該念“以正合,以奇(jī)勝”。

  這是由於多音字導致的最大誤會。奇(jī),兵法原意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預備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jī)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戰鬥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致勝的關鍵。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q岥)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比“知彼”更重要

  兵法原意強調“知己”,並把“知己”放到了“知彼”的前面,把自我審查看得比打探敵情更加重要。而人們總是想當然地忽略了“知己”的重要性,把自己的優勢看得過大或者過小,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危險,一味地在對手身上找獲勝的機會。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孫子兵法》的“計”是計算,不是詭計。

  《孫子兵法》的第一個字就是“計”。“計”不是謀,不是出主意、想奇招;而是全面準確地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孫子從五事七算的角度,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不能打就要躲起來,不能有僥倖心理。

  “兵者,詭道也。”

  四、“兵者,詭道也。”這句話誤了很多人。

  《孫子兵法》裏這句話,誤了好多人,以為《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就是詭詐取勝。詭詐歸詭詐,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詭詐也沒用。詭詐在兵法裏,不是主要部分。現在好多出版社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合成一本書,似乎兵法就是奇謀巧計,這是誤區。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五、其實孫子反對“百戰百勝”。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百戰百勝意味著一百場戰爭的勝利都未能徹底解決敵人,徒徒消耗了敵我雙方的人命和資源。而兵法原意不僅要保全己方的人命與資源,也要儘量保全敵人的資源(因為那是戰後的勝利果實),從而追求一戰而定。即通過一場全面勝利的決戰,來徹底地解決戰爭。在這場決戰機會到來之前,最好的策略是備戰和等待。

  以弱勝強是賭博

  六、以弱勝強是賭博,《孫子兵法》講以強勝弱。

  孫子兵法第一篇講“計”,不是奇謀巧計,是計算的計,是現代的SWOT分析(優劣勢分析法):優勢、劣勢、威脅、機會。廟算,就是在決定是否開戰之前,在家裏衡量計算雙方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對比,“五事七計”,從五個方面,七個科目,進行打分。分多的勝,分少的敗。打完分,就能知勝,叫“多算勝,少算不勝”。

  知勝,算下來能贏,而後可以興師動眾,打。算下來自己分數沒別人高,就不要戰。所以孫子是不相信以弱勝強,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不會拿國家民族的命運,去賭小概率事件。

  打仗關鍵在行軍

  七、打仗關鍵在行軍,不在戰場上的交火。

  《孫子兵法》説:“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打仗關鍵靠行軍,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是比交火戰鬥更重要的部分。很多人認為交火了,開炮了,才是“打起來了”,實際上,開炮的時候,勝負已定了。行軍,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出現正確的兵力,這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解放軍將領,最能打仗的是粟裕。林彪也佩服他,説他打的是神仙仗,總是從天而降。他靠什麼打呢?一靠地圖,二靠行軍。地圖就是對地形滾瓜爛熟。打仗前戰區的地圖,幾乎都要被他嚼爛了。

  首先是教你認輸

  八、孫子兵法教你打贏,但首先是教你認輸。

  《孫子兵法》説:“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堅守不跑,就會為人所擒。

  典型戰例是漢朝名將李陵,漢武帝要他給李廣利運糧草,他恥于做後勤部隊,請戰率五千步卒直搗匈奴王庭,結果被匈奴十萬騎包圍,兵敗投降。漢武帝殺了他全家,還害得替他説話的司馬遷被處以宮刑。

  人性的特點是要贏,但現實是很可能要輸,要懂得認輸。宏碁(q岥)的施振榮老先生説:“認輸才會贏。”這句話很有哲理。我們也可以説,輸了,生活還會繼續。輸掉的咱們認了,保住和擴大咱們贏得的。

  打仗不是打兵馬

  九、打仗不是打兵馬,而是打錢糧。

  《孫子兵法》説:“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古代打仗,運糧是個大事,若遠征匈奴,出發時十車糧食,運到前線部隊只能給他兩車。為啥?因為有四車被運糧部隊在去的路上吃掉了,還要留四車給他們在回來的路上吃,因為還有好幾個月返程呢。若糧不夠,他們在路上餓死了。

  還有迎來送往的使者賓客,車甲器械的修繕,膠漆之材,都是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費千金,十萬之師才能運轉。

  不是勝了敵人你就贏了

  十、不是勝了敵人你就贏了,關鍵是你自己變強了還是變弱了。

  《孫子兵法》説:“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攻城是個慢功夫,是個細活兒。如果大將是個急躁性格,搞“蟻附”戰術,士兵死了三分之一,還攻不下來,那是災難性的。所以攻城是非常慘烈的,是下策的下策。孫子的思想,一貫是贏不贏先別説,關鍵自己先別輸。勝了敵人不等於贏了,關鍵你自己是變得更強了,還是更弱了。別得不償失,別草菅人命。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華杉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