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調侃,申城地鐵電梯上方貼出的“請注意安全不要低頭看手機”告示為這個“低頭族”時代作出了溫情而戲謔的注腳。隨手拿起手機或平板電腦“低頭閱讀”,是當下常見光景。最新公佈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超六成的被訪者接觸過數字閱讀,成年群體每人平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14分鐘。
通過“朋友圈”獲得的閱讀資訊是否能和傳統閱讀比肩?清華大學“新媒體指數”研究團隊的調查結果顯示,微信閱讀中70%公眾號主打趣味性,僅15%為文化類。研究數據表明,目前微信內容整體上較雜亂,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質疑,儘管閱讀的“社交化”特徵明顯,分享頻率很高,但是閱讀內容也多以碎片化、跳躍式為主,而且內容並不都準確。有學者提醒,依賴新媒體通道獲取知識顯然“有風險,要慎入”。而不少朋友圈分享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中,魚龍混雜的偽科學、抄襲類資訊,也在拉低社交化閱讀的平均值,相關微信公眾號的價值,也面臨貶值風險。
既然大家習慣了小屏翻看的便利,有專家呼籲,對接閱讀新習慣,應該讓優質讀物佔據新媒體。近些年,國內大型公共圖書館開啟了數字閱讀服務平臺,以上海圖書館為例,讀者能借閱30萬種中文電子圖書、1.2萬本網路小説及近3000種期刊。打造了1年多的上圖微信服務號,可實現圖書續借、推薦、諮詢等,上圖書目查詢服務今起已落戶支付寶App“城市服務”平臺。但據上圖透露,電子資源使用量與館藏實體圖書流通量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全球圖書館界曾暢想,讓世界每處角落都有好書看。但有專家認為,這個理想即便到了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依然沒有完全實現。其中面臨的主要瓶頸,一是當前出版生態環境下電子書授權過於複雜,二是缺乏統一技術平臺導致轉碼成本偏高。
於是,實體書與電子書交織並行,必然是很長一段時間的閱讀常態。可以説,紙質書依然難以替代。有業內人士認為,尤其對於幼童和從事專業研究的群體來説,碎片化獲取知識顯然難以培養優良閱讀習慣或助力更深入思考,兒童閱讀、學術閱讀和經典閱讀還是應堅持紙質書。
去年我國各年齡段未成年人群的圖書閱讀量均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國內眾多機構也注意到了這一跡象,不少公共圖書館辟出少兒閱讀專區,教育機構推出專業兒童閱讀指導,民營書店也紛紛拿出繪本、優質兒童文學讀物。(許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