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就像泰坦尼克號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對它進行創作和演繹。”《太平輪》小説的作者高仲泰就紀實作品《太平輪1949》作者張典婉對自己的小説《太平輪》感到“非常不高興”,指出:“我的小説和她的作品、和吳宇森導演的電影是彼此獨立的,完全無關”。
“不高興”的張典婉在接受一家網媒採訪時稱自己“因為電影《太平輪》很受傷”,認為“吳宇森連太平輪的受難者家屬都沒有見過,就拍了這個電影,我覺得對不起那些遇難者和家屬”,之後稱“有一個叫高仲泰的人,寫了一個有關臺灣地下中共特工的長篇小説,去年趕在電影上映前出版,名字也叫《太平輪》。出版方跟風借力,讓我非常不高興。”
去年12月,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上映。同時在書店裏,人們也看到兩部以此為名的圖書被擺在了顯著位置,然而卻很少有讀者分得清這兩本書與一部電影的關係,也正是這種混亂,讓關於《太平輪》故事創作的紛爭持續到今天。
記者了解到,關於太平輪事件的文學作品目前數量十分稀少,其中,小説《太平輪》是三年前江蘇無錫籍作家高仲泰以這一事件為背景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説。而《太平輪1949》是臺灣作家張典婉于2009年在臺灣出版的關於太平輪事件的紀實文學。
高仲泰稱,自己在寫作過程中並沒有看過張典婉的《太平輪1949》,寫小説的過程中也不知道吳宇森在拍攝電影《太平輪》。“我創作的這部小説是三年前的事,是從記敘臺灣生活的一本書中讀到了太平輪事件的。雖然只是瑣碎的片段,我還是深為震撼。”高仲泰説,後來他開始收集素材,採訪了幾位死難者的後人,包括查閱了1949年的《申報》和原始檔案,在此基礎上完成了一部小説。
高仲泰稱自己創作的小説《太平輪》之所以讓張典婉“不高興”,原因可能是“我的一部分故事情節和太平輪的真實歷史是不一樣的”。
“我和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其實都是乙太平輪為背景創作的虛構故事。”不過他認為,小説的魅力就在於虛構,“這是文學和藝術上允許的做法,因為創作形式的差異感到不高興是沒有必要的”。
高仲泰承認,太平輪事件是張典婉首先詳細寫作的紀實文學作品,“對於她的努力,我是很欽佩的”,但是“她認為別人再拿這個創作是侵犯到了她的創作”很牽強。“太平輪這個題材有一定的公共性,不能因為你母親是乘太平輪逃亡到臺灣的,太平輪就是你的了。只許她寫,不許別人寫。”高仲泰説,“就像泰坦尼克號,電影一再拍出,小説一再出版,至今還有新作問世,而太平輪題材的作品少之又少。”而對於出版社將兩本書在電影上映時推出行銷策劃,“即使出版社跟風借力,這也是市場的正常現象,幹嗎要生氣呢?”
陳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