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歷史學家李學勤和出版家郭志坤主編、12位學者合力撰寫的通俗版中國歷史《細講中國歷史叢書》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該叢書自2007年籌備策劃,歷時7年成書,目的是給普通大眾提供一部“可信的通俗版歷史”。
當前市場,歷史圖書種類繁多、體裁多樣,但是,由中國學者撰寫的通俗中國歷史讀物並不多。該叢書總策劃兼主編郭志坤先生指出,《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的編寫,主要是有感於目前市場的“史學亂象”,面對各種惡搞、顛覆、虛無主義的干擾,歷史學者如果再不出來講,歷史就真不成樣子了。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主編李學勤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説,歷史雖不能吃,也不能穿,實際卻是社會大眾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特別在今天,學者有必要走出書齋推動歷史學“面向大眾”。
學者和出版家“情投意合”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的兩位主編,一位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一位是學者型的出版家。回顧起這套書編寫的緣起,郭志坤回憶説,2007年國慶節之後,他專程到北京李學勤先生家中,商討共同編寫一套給大眾的通俗版中國歷史。兩人對當前市面歷史類圖書的弊端深有同感:古史難以閱讀,專著嚴肅有餘而可讀性不足,業餘寫手的著作能吸引人但學術性不夠乃至不可信。要真正發揮歷史學的效用,回應社會大眾讀史的熱情,就要求提供既可信又好讀的歷史讀本。市場和讀者強烈呼喚著由中國學者撰寫的可信而又通俗好讀的中國歷史讀本。
郭志坤説,他和李學勤先生可謂是“情投意合”,隨即投入到策劃編寫工作中。其實,請學者做通俗歷史有點“費力不討好”,因這類作品不被列入學者考評體系,很多學者並不願意執筆。在兩位主編的努力下,最終在全國範圍內,多方物色作者,從專業水準、寫作能力和史學普及的熱情等諸方面綜合考察比對,篩選了12位優秀學者,共同撰寫這套歷史叢書。為品質考慮甚至幾易作者,盡最大可能達到預定目標。
李學勤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首席科學家,長期致力於漢以前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在甲骨學、青銅器及其銘文、戰國文字、簡帛學,以及與其相關的歷史文化研究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
為了把握叢書內容,有利於叢書撰稿編輯的順利進行,兩位主編對各個朝代進行總結,列出了各個朝代的重點事件、著名人物以及反映當朝社會生活的成語典故,並對各朝代歷史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逐一列出,寫出了近四萬字的“備編資料”,以供作者撰稿和編輯審稿參考使用。並專門去國家博物館及多個省市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實地了解有關中國歷史的布展內容,拍攝有關圖片。最終蒐集有關中國歷史的文物圖片近萬幅,從中選出能反映歷史內容且清晰度強的圖片4000多幅。最終成書,每一冊書裏圖片的比重就佔了1/4至1/3。此外僅僅為了叢書編寫,還編發十余期“編纂簡報”,以隨時掌握作者的寫作進度和風格體例。
李學勤先生説,這十二冊書是一個整體,作者在上下五千年的一個“通”上花費了不少精力,對於內容的架構和文字作風也下了一番苦工夫,相信這套書的讀者都會體認到作者的用心。
“細講”有什麼與眾不同
郭志坤解釋了“細講”的用意:就是用有限的篇幅,“仔細精到、實事求是”地講,不是“胡説、亂説”,該詳的詳,該略的略。
兩位主編之前就達成一個共識:要組織專業隊伍來撰寫這套中國歷史,確保內容的真實可信並能吸收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克服了重重障礙後,“細講中國歷史叢書”遴選的12位相對比較合適的作者,均為對中國歷史素有研究且有志於通俗歷史寫作的專家。他們中有的是學殖精深、卓有建樹的史學名家,有的是常年立足於三尺講臺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有的還是以“滔滔以言”享譽學界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其中多為年輕的歷史學博士。由這樣一個“教師團隊”來擔當編寫中國歷史讀物的重任,當得起,也信得過。
在史學理念和寫法上,郭志坤表示,《細講中國歷史叢書》有幾個鮮明特點:首先,突破早期歷史語焉不詳的局限,對中國遠古曆史和中華文明源頭進行了集中探究,五千年“中國夢”的源頭將越發清晰。李學勤先生曾有個有趣的比方:大多數人只曉得“中國歷史的下半身”,不曉得“中國歷史的上半身”。是指國人對秦統一中國之後的2000多年曆史相對較為熟悉,但對先秦歷史了解並不多。作為中華歷史的源頭,不把這個“上半身”搞清楚,就解決不了“我們從什麼地方來,到什麼地方去”的問題。所以,《細講中國歷史叢書》部分吸收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成果,將夏、殷商、西周、春秋、戰國單獨分冊,以五冊、約百分之四十的篇幅介紹先秦歷史,使得早期中國歷史分量十足。
同時,該叢書突破了“唯帝王”和“否帝王”兩個極端的局限,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用。帝王不再是歷史敘述的主線,農民戰爭也並非歷史的第一推動力,歷史的豐富、複雜性和歷史人物的本來角色是叢書要著力展現的內容。此外,在“突破長期分裂歷史敘述的局限”、“突破中原文化中心論的局限,強調民族交流融合”、“突破歷朝歷代官方(修史)文獻的局限,注重正野史兼用”上,《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在不常為人注意的角落給讀者帶來許多意外驚喜。
這套叢書究竟通俗在哪兒
當然,這套叢書的最根本定位是“中國學者撰寫的通俗版中國歷史”,究竟通俗在哪兒呢?
郭志坤介紹,首先,每冊的文字不足20萬字,便於攜帶和閱讀。第二,叢書採用章節結構的敘史形式,輔之以專題為目,從目錄中就一目了然書中的大概內容,並能從史料中快速把握主題和中心。第三,叢書行文強調平實流暢,注重“故事取勝”,以真實的歷史故事吸引人、感動人。第四,叢書行文強調生動性、可讀性和個性,作者在書中根據需要選擇對某些人和事加以細講,有介紹評説,有釋惑,有糾正誤解,有典故分析,還有神話詮釋。此外,每冊還配有200多張珍貴圖片,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文字、精彩珍貴的圖片、簡明扼要的結構和引人入勝的寫法,使其成為從專業研究者到普通的歷史愛好者都能接受的中國歷史讀本。
李學勤説,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的先人創造了輝煌而且源遠流長的文化,對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過豐富卓越的貢獻,我們有義務把這樣的史實告訴社會大眾。社會大眾需要歷史,歷史學者、史學著作自當“面向大眾”。而“面向大眾”與“通俗化”是結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眾”,歷史著作就必須在語言和結構上力求“通俗化”。但是,“通俗化”並不意味著降低歷史學著作的學術水準,相反的,通俗化的歷史作品實際是對作者設立更高的要求,絕不是輕易就能夠做到的。
郭志坤先生則認為,通俗而雅,是這套叢書的一大特色。雅者,正也。通俗,不是低俗,亦不是庸俗,它是建立在科學和學術的基礎上而展開的。“把應該讓讀者知道的歷史現象和歷史觀念用最淺顯明白的方式告訴讀者,這就是我們所需要強調的通俗。”記者 李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