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王蒙:談傳統文化的目的是為了世道人心

時間:2014-12-19 08:46   來源:中新網

圖為著名作家、學者、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在濟南談傳統文化與治國理政。 何延海 攝

  圖為著名作家、學者、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在濟南談傳統文化與治國理政。 何延海 攝

  “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下治國理政、權力系統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弘揚熟悉傳統文化,要從人心中熟悉。”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王蒙16日在濟南指出,人心問題是執政的基本問題,得人心者得天下,談傳統文化的目的正是為了世道人心,讓行為和權力系統符合人心,才能和諧發展。

  王蒙當日在濟南表示,世道人心對今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仍然有意義,世道可興、傳統可取,中國人要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充滿信心,挖掘出對世道人心有益的東西,予以繼承、弘揚和發展。

  “現在人們仍然提倡勤儉奮鬥,不喜歡紈绔子弟;仍然主張人的忠厚樸實,反對投機取巧,”王蒙説,這充分説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沉澱在中國人心中,影響價值觀念、是非觀念的形成,影響對人的評價和看法。

  在王蒙看來,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千年以來的治國理政之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中國諸子百家中,修齊治平始終排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從東周起,諸子百家就致力於探討治國理政之道,這些理論對中國一直髮生著影響。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治國理政的核心命題是為政以德,靠道德治理國家,孔子提倡政治上的道德理想主義,主張仁政,反對暴政,主張王道,反對霸道。中國缺少權力制衡,以德治國客觀上形成了對權力系統的道德和文化監督,儒家思想中強調秩序、尊卑長幼,君臣父子,使社會聚攏,因此為政以德是非常有意義的。”王蒙説。

  同時,孔子道德理想主義也突出強調了君子之道,王蒙稱,孔子對君子提出高要求有積極意義,讓願意當君子的人、願意成為社會精英的人必須有所不為,有更高要求,不能只講個人利益,要顧全大局,謙恭謹慎,要負責任。

  王蒙,出生於1934年,著名作家、學者、原文化部部長王蒙。著有長篇小説《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近百部小説,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

   (曲成蘭)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