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馬勇、陳悅對談甲午海戰與中日關係

時間:2014-12-02 08:40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時間:2014年11月2日

  地點:三聯韜奮圖書中心

  宋晨希:歡迎大家的到來,今天的搜狐讀書會,我們將與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勇先生,以及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先生一起以馬勇老師的新作《甲午戰爭簡史》為由頭,共同探討甲午海戰、中日關係等話題。

  下面我們有請馬勇老師先為我們講幾句。

  馬勇: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來研究這本書,我首先講三個內容。

  第一,講講這本書的緣起,為什麼我要寫《甲午戰爭簡史》。寫這本書對我來講其實比較意外,因為我確實原本並沒想寫這個東西。去年,我一直在臺灣教書,回來後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在單位也幾個課題也要結項,而我一直想也做課題的事情。也曾想過今年是甲午戰爭120週年,會有什麼相關活動舉行?回來後,我們的規劃當中有一個關於習近平主席講讀近代史的課題,在準備這一課題時,查閱甲午戰爭相關資料時,讀到賠款割地這一段,我感到了剜心之痛。後來院裏也有批示,認為還是應該在甲午戰爭120週年之際對其進行一次研究和解釋,當然,新的研究和解釋不一定和我有關係,這個課題和我能發生關係的原因大概是我參與做過甲午戰爭的研究:我曾在一些刊物發表過關於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知識人的分化和市場變化的文章,20多年前也寫過甲午戰爭時期有關李鴻章的文章。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現在學術分化很厲害,年輕一代的新鮮血液們,像我們單位來的70後、80後的學生,他們的學術方向基本上和我們這些五六十年代的學者完全不同,他們的選擇更專題化、更專業化。因此,單位將這個項目交給了我。單位讓我做什麼,只要同我自己現在所做的不太衝突,我都會參與這樣的集體項目。這本書就是屬於這種情況,屬於社科院規劃項目。

  第二,到現在,甲午戰爭已經非常難做。這場戰爭距離我們已有120年,中國、日本、韓國,甚至全世界的學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百多年來關於甲午戰爭的基本史料已經都呈現出來了。大家已把這些史料翻來覆去用了很多次,我現在接手做,究竟能夠提供一種什麼樣的新意?如果一個項目做完,不能提出一個新的觀點,那就是炒冷飯,我個人也覺得沒有什麼價值。

  我曾較仔細地回望了過去一百多年來中外學術界關於這場戰爭的看法,發現在基本史料上,我們今天已不會有太大的突破。因為中國的文獻,比如晚清的外交史料,三十年代編的《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以及中日之間的外交檔案等,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那能不能從中提出新意來呢?在我剛接手的時候覺得很難。雖然這是一個通俗性的讀物,但我能不能提出新的解讀框架,這個問題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思考。

  從晚清時這場戰爭一開始,關於這場戰爭的爭論和評價,就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比較多,並且這種爭論和評價一直處在一個多元化的很矛盾、很衝突的狀態。

  而今年比較特殊,可能在甲午戰爭的解讀上我們一方面講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以及持久的野心,這在中國學者中沒有人否認。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一百多年以來我們對這場戰爭看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年戰爭剛爆發不久時,中國人對這場戰爭的看法,基本上是把這場戰爭看作是中國進步的起點。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