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前副理事長,上海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
采寫/記者 呂林蔭
日前,《科學外史》入選首份“解放書單”,《科學外史Ⅱ》近日也將面世。
兩本書的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一位學天體物理專業出身的科學史專家,在接受採訪時直言,“這兩本書講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反思科學”。
欲把科學請下神壇的江曉原,從歷史的維度出發,強調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根本目的來反思科學。他認為,隨著科學與資本的緊密結合,科學的純真年代已成過往,當年的“純真少女”已經變成“切菜刀”。
這兩本書幫助我們反思科學
■“反思科學”並不是“反對科學”。
■要把科學請下神壇,就要讓跪倒在科學面前的人站起來。
解放週末:我手裏的這本《科學外史》已經第4次印刷,它囊括了首屆年度“中國好書”、第13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等8項榮譽;《科學外史Ⅱ》尚未面世就已啟動預售。一本探討科學話題的圖書受到大眾熱捧,作為作者您感到意外嗎?
江曉原:老實講,完全在我意料之外。這兩本書源自我給法國雜誌《新發現》中文版撰寫的同名專欄。當時復旦大學出版社賀聖遂社長提議要把這些七八年來所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出版時,我心想,這種小眾讀物,拿來送送朋友倒挺好的。沒想到,讀者的接受程度如此之高。
解放週末:這兩本以“科學”命名的書,既沒有做科普,也沒有解讀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而是呈現出科學的諸多面孔,其中的大部分並不為人所熟知。
江曉原:首先,它們不是科普讀物;其次,它們也不是科學史的通俗讀本。我在這兩本書中,或者説這個至今還在繼續的專欄中,特別注重的一件事就是反思科學。
“反思科學”並不是“反對科學”。我父親是一位退休機關幹部,他得知我給市管幹部上培訓課時大談反思科學以後,有點憂心忡忡地説,你整天給領導幹部們講這些反科學主義的東西,能行嗎?聽説我的講課內容已被收入《公務員科學素質讀本》,他要我帶一本給他看看。他看後,也同意領導幹部對此應該有所了解。
解放週末:很多人和您父親過去的認識相倣,在他們眼中,科學是崇高的,不能理解一個崇高的事物為什麼要被反思。
江曉原: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內有一種比較普遍和傳統的觀念,認為科學就應該被歌頌和讚美,它就應該高高在上。這種現象更多地出現在發展中國家。當清朝的大門被西方列強強行打開時,人們第一眼看到的是船堅炮利,很自然地聯想到,是科技的落後導致了我們的慘敗,洋務運動因此喊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這個夷的“長技”就是科學技術。
百餘年來,我們在科學技術上有了長足進步,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存在,所以直到今天,把科學供在神壇上的還大有人在。
解放週末:看來您很不認同把科學供在神壇上。
江曉原:對。要把科學請下神壇,就要讓跪倒在科學面前的人站起來。這正是我所説的反思科學的目的。我太太是學文科的,曾經對科學非常崇拜,當我有意識地開始反思科學之後,經常拿她進行“操練”。吃過晚飯,我就在散步時跟她聊相關的話題,看看在某個問題上我能不能先把她説服了,《科學外史》和《科學外史Ⅱ》裏的有些文章就是這麼聊出來的。我發現,只要耐心説理,像她這樣沒有太多科學知識儲備的人也能接受我的觀點,而且現在她已經從仰視科學的泥潭裏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