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林徽因、張愛玲、陸小曼(資料圖片)
“不愛的愛情,永遠不會變壞。所以,我們調情,我們曖昧,卻永遠不要相愛。——張愛玲”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幸福,便是終點。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流淚,先濕我心。——林徽因”
……將這樣的句子安在張愛玲、林徽因女神身上,真正的張愛玲迷或者林徽因粉,一定會氣得要死。因為這些在網路世界氾濫成災,標注為“張愛玲經典語錄”、“林徽因經典句子”的婚戀絮語,多數是“兌水”胡拼亂湊,或者完全杜撰偽托而成。但它們卻能假借才女之名,橫行於世,騙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粉絲轉發、哀嘆。
民國才女作家被社交網路段子手盯上,其作品成了偷師的材料庫。有的偷師技術好,騙得粉絲多,還為才女們作起傳記來,加上“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爛俗之句,也能銷量百萬,成為暢銷書。
將張愛玲、林徽因被偽托成“情感導師段子手”,還只是民國才女作家在當下被誤讀的表現之一。包括蕭紅、張愛玲、林徽因、陸小曼等,民國女作家堪稱中國第一代現代知識女性,她們的人生遭際,文采風流,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非同凡響的魅力。她們被不斷地發掘、談論,同時也被不斷地誤讀、遮蔽。
張愛玲的文學才華倒是一直被看重,但近年來出現了“張迷式的癡迷式評論多,客觀冷靜的分析少”的傾向。很多讀者未必讀過她的作品,只摘抄其文章中的句子,當成小資情調的標誌之一。還有的女作家則因為被傳的“八卦”故事少,其才情多在文化圈內傳播,而較少為普通大眾所知,比如張充和。
張愛玲:才華大於“小資祖師奶奶”
張愛玲説過,出名要趁早。但是她大概也沒有想到,她去世之後,還這麼有名。這些年,不光她生前發表或出版的作品,被多次再版重印,成為暢銷書。她生前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也被研究者從各種渠道中找到,以“遺作”之名首次出版,依然讀者眾多。她的一篇短短的小説,被大導演李安拍成電影,成為娛樂圈熱點話題,也成就了亞洲娛樂圈一線紅星湯唯。就在當下,她的一部不到3萬字的英文未完稿《少帥》被整理、翻譯出版,又引來無數“張迷”翹首以盼。
出生貴族、文字卓絕、再加上獨特個性,張愛玲被很多讀者追捧。但不知道從何時起,張愛玲被分析成為了“中國小資的祖師奶奶”。有評論者説:“張所表述的20世紀40年代的上海趣味,是張粉最癡迷的氣息。她的自戀、敏感、時尚、優雅、纖細、尖刻、算計、世故和練達,成了殖民地女人的象徵,進而演變為小資美學的最高典範。張愛玲遺留的摩登影像,加劇了張愛玲作為小資偶像的命運。她生前的口紅、眼影、粉盒、假發,被精心拍攝並四下流傳;而她早期的旗袍和髮型,風姿綽約,更符合小資的歷史想像。”如果説這樣的説法成立,那也跟張愛玲自身的關係不大。張愛玲在作品中表現出足夠的文學天才,在真正的讀者那裏,那才是她的核心魅力。
張愛玲的文學和人生確實是夠傳奇的。她曾經在20世紀30年代紅遍上海灘,但之後銷聲匿跡幾十年。
直到20世紀80年代,其文學作品被海外學者夏志清大力發掘和力讚,在海內外華人圈俘獲龐大的“張迷”群體。而近些年來,隨著各種資料的解密,關於她晚年客居海外,創作不順,生活也很不平順的晚景,也被反覆咀嚼。於是“張愛玲晚年在美國的悲慘生活,她所有的浪漫情懷,變得奢侈和蒼白”這種“女神”倒塌論,又應運而生。
不過,張愛玲的文學遺産執行人宋以朗,倒不這麼看:“我覺得,只要張愛玲自己喜歡,何必要求她一定要住花園洋房,坐跑車、養番狗、吃鮑參翅、穿名牌時裝、攜高貴手袋、戴鑽戒、搞整容?就我所知,張愛玲在賴雅之後的感情生活應該是空白的。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為什麼一定要她有個伴侶呢?沒有這些東西就一定很淒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