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新科諾獎得主莫迪亞諾電影情緣:曾當編劇演員評委

時間:2014-10-17 08:40   來源:深圳特區報

新科諾獎得主莫迪亞諾電影情緣:曾當編劇演員評委

  上周,法國作家帕特裏克莫迪亞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趣的是,這位年近七旬的作家並非單純寫作,他與電影、與中國電影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在電影圈,帕特裏克莫迪亞諾不僅做過編劇,當過演員,還做過評委,2000年他還受邀擔任了戛納電影節評委,並和評委會一起把最佳導演獎頒給了中國臺灣已故著名導演楊德昌,把評委會大獎頒給了姜文的《鬼子來了》,把影帝頒給了中國香港演員梁朝偉。

  ★幹編劇:擅長將抽象的意境畫面化

  帕特裏克莫迪亞諾在電影劇本創作上游刃有餘,尤其擅長將一些抽象的意境畫面化。

  1973年,帕特裏克莫迪亞諾與法國著名導演路易馬勒合作創作了電影劇本《拉孔布呂西安》並由路易馬勒執導。影片描述的是一個法國男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拒絕參加法國抵抗組織後,加入了法國的蓋世太保。該影片由於缺乏男主人公加入蓋世太保的正當的政治理由,而引起巨大的爭議。該片參加了1975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但最後輸給了義大利影片《我記得,想當年》。

  此外,他擔任編劇的主要作品還有《加斯科涅的男孩們》、《一路順風》,但更多的則是將他自己的小説改編成電影。比如,《青春》(1983年,根據同名小説改編)以及《伊馮娜的香水》(1994年,根據《淒涼的別墅》改編)、《我愛你》(2001,根據《八月的星期天》改編)、《卡艾爾》(2006,根據《如此勇敢的男孩》改編)等。

  2003年,他還與著名導演讓保羅拉珀諾一起合作創作了電影《一路順風》的劇本。這部電影在法國上映時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據資深娛記牛蛙回憶,這部電影還參加了第1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影展。該片最後還與德國電影《最後的日子》一起獲得了電影節上最受觀眾喜愛的外國故事片獎。

  ★當演員:身材高挑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有關數據顯示,莫迪亞諾的身高足有1米98,而且他在年輕時候的確相貌堂堂,於是在寫作之餘,他也真的演起了電影:他曾在由拉烏魯茲導演的電影《犯罪家譜》中扮演角色。

  莫迪亞諾當演員並不奇怪,因為他的母親是比利時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母親帶給莫迪亞諾的絕不僅僅是對表演的熱愛,而是貫穿他的整個寫作。到目前為止,莫迪亞諾的作品包括29部小説和多部劇本和歌曲,他的靈感大多來自德國佔領巴黎時期,正是在這段黑暗的時期,他父母——一位行事隱秘的猶太商人和一位比利時女演員的人生軌跡第一次交匯。

  這位有著兩個孩子的父親、寵愛孫輩的祖父曾表示,一種想法一直困擾著他:如果不是因為20世紀中葉歐洲那段可怕的歷史,他的父母永遠不會相遇。他表示:“這是一種奇怪的想法:我是在一場大災難之後出生的,我生於廢墟之間。”

  ★當評委:和呂克貝松一起把獎頒給中國人

  帕特裏克莫迪亞諾在2000年時曾應戛納電影節的邀請,擔任過第53屆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委會評委。當時的評委會主席是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也就是那一年,中國電影在戛納大出風頭。中國臺灣已故著名導演楊德昌的《一一》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姜文的第二部電影《鬼子來了》獲得了評委會大獎;而那一年的戛納影帝,則被送給了中國香港演員梁朝偉(《花樣年華》)。

  除了當評委把獎項頒給中國人以及把自己的電影帶到中國之外,莫迪亞諾還影響了很多中國作家,而這些“粉絲”中,也有人的文學作品被搬上大銀幕。

  莫迪亞諾在中國有很多“粉絲”,其中最著名的兩位,就是王小波和王朔,他們各自在作品中明著讚嘆、暗裏模倣莫迪亞諾。王小波非常喜歡莫迪亞諾,曾坦言自己的寫作風格受到他的影響。他的作品《萬壽年》的開頭是這樣的:“莫迪亞諾在《暗店街》裏寫道:‘我的過去一片朦朧……’這本書就放在窗臺上,是本小冊子,黑黃兩色的封面,紙很糙,清晨微紅色的陽光正照在它身上。”

  另外一位“粉絲”王朔也曾公開表示,自己是受《暗店街》一書的影響,才寫出了《玩的就是心跳》。而《玩的就是心跳》則被改編成了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由佟大為、陳羽凡、白百合主演。記者 劉莎莎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