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魯迅文學獎之爭:別在口誅筆伐後卑躬屈膝

時間:2014-08-19 08: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魯迅文學獎之爭:別在口誅筆伐後卑躬屈膝

  阿來

魯迅文學獎之爭:別在口誅筆伐後卑躬屈膝

  梁衡

魯迅文學獎之爭:別在口誅筆伐後卑躬屈膝

  周嘯天

  不做精神的侏儒

  “連日來對魯獎的質疑已超出文學,而涉及公平、正義和導向。”作家梁衡在8月17日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8月11日,第六屆(2010~2013)魯迅文學獎(以下簡稱“魯獎”)獲獎作品名單公佈, 人們幾乎還未來得及向獲獎作家祝賀,光環就被質疑之聲遮蔽。

  這是魯獎第一次公開最後一輪評委實名投票,也是它第一次面對如此大的輿論漩渦。

  對魯獎的討論集中在兩點:一是,周嘯天如何評上了魯獎。二是,在7個評選題材和門類的70部候選作品中出現了18部“零票作品”,尤其是一些此前被學者和讀者都看好的作品。

  于周嘯天而言,得獎只是又獲得了一張從天而降的“餡餅”,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此前,自己獲得張浦杯《詩刊》首屆(2010年度)詩詞大獎、第三屆華夏詩詞獎,才更令自己意外。“當這種事情第三次出現,我不會感到驚詫,得獎還是可以説明一定的問題”。

  他認為,非議之聲是因為媒體的炒作。“許多媒體在報道此事時,並沒有將我的作品全文公佈,而是摘取了部分。”周嘯天借用魯迅的一句話以證摘句的弊端——“還有一樣最能引讀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

  對於爭議,周嘯天覺得毫無負擔,他説:“這不會影響我,現在我放下電話,10分鐘後就能入睡。”

  顯然,阿來沒有這麼“輕鬆”,他決定將質疑寫出來。

  關於作品體例的問題,阿來在質疑文章中寫道:“非虛構如果不是報告文學,那麼,它是哪一個文學類別?詩歌?或者神話?”

  同時他對評獎程式提出質疑:“為何當初又允許《瞻對》一文進入報告文學組的評選,而不當時就拿掉?而要等一輪輪投票下來,又以終投的零票收場?”

  梁衡有同樣疑惑:“《洗塵》一書先一路順利入圍,後突然落馬,這其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於這樣的結果,評審認為,與魯獎的評獎規則有關。在魯獎評獎條例(2014年2月27日修訂)中,評選程式的第7條寫著:“各評獎委員會經充分討論,投票以不少於三分之二票數産生獲獎作品。”

  “為了保證5部作品得選,出現零票很正常。投票之前,評委要反覆協商,甚至通過預投票的方式看看投票情況。”魯獎中篇小説獎評獎委員會委員白燁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每次投票的結果顯示的是大家共識達成的結果和過程。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阿來表示,他不做“沉默的大多數”,是因為他不願“在精神上成為侏儒”。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