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清朝反貪大案:大貪官和珅居然以反貪起家

時間:2014-05-07 08:24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署理陜甘總督李侍堯奉旨清查各地監糧,發現不僅沒有貯存監糧,而且平時國庫應該存儲的正項存糧也虧空了。甘肅正項倉庫虧空糧米74000多石,地方財政虧空銀子88萬多兩。甘肅不僅所謂的監糧已經有名無實,就是國庫中應該保存的種子糧和口糧也被官員們肆意侵佔了。

  此時,面對鐵證如山的破案結果,勒爾謹、王亶望、王廷讚等人再也無法狡辯了,只好低頭認罪了。在審訊王亶望的時候,大學士九卿問他:“為什麼如此大膽”,敢做這種貪婪不法之事的時候,王亶望回答:“我做這樣的事,起初若想到今日被發覺也斷不敢做。只是我貪心重了,想上下合為一氣,各自分肥;又令該省道府等出結存案,希冀可以蒙混;有散賑可以借端掩飾,不至敗露出來,所以就大膽做了。”

  在王亶望看來,官員們上下一氣,對付皇上;大家分肥,對付左右;散賑行善,對付百姓,這樣的確是一件天衣無縫的事,若不是下大雨引起乾隆皇帝的懷疑,這件事最終隱瞞到底也未可知。

  而面對這樣一個破案結果,乾隆氣得大呼此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當以重法治之!”的確,甘肅此案,案情之嚴重,情節之惡劣,侵吞銀數之多,堪稱清朝立國以來罕見的第一大貪污案。以往成百上千的案子,或是單個作案,或是上司夥同三五屬員納賄索財,像這樣從總督開始,以布政使為首, “全省大小官員無不染指有罪”,大規模的“上下一氣”的集體作案,在清朝開國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上,還真是第一次。

  甘肅捐監冒賑案,全省官員幾乎無不染指,如果依法懲處,甘肅官場將為之一空,這對西北部邊疆的安定非常不利,作為一國之君乾隆皇帝該怎麼辦呢?是下狠手懲治這些貪官?還是只處罰首要官員?

  本來,在查案初期,考慮到大清吏治在百姓中的形象,乾隆並不想把甘肅冒賑案的影響搞得太大,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乾隆的思想越來越矛盾,因為暴露的積弊越來越多,牽連的貪官也越來越多,一向以“十全老人”自居的乾隆皇上現在已經被徹底激怒了:我在這些貪官心中還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嗎?恐怕只是一只被耍的猴兒吧?!

  當了七年“冤大頭”的恥辱讓乾隆忍無可忍,他徹底放棄了法不責眾的打算,並說:“中外人才不乏,斷無少此數人便不能辦事之理。此而不嚴行查辦,將何事不可為也?”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