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談話的泥沼》
作 者:陳丹青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陳丹青近年來接受採訪或與人對談所整理出的文字,精心挑選後結而成集,書名“談話的泥沼”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書中的部分篇章也刻意保留了這種媒體狂歡與個人表達之間的談話困境,這種陷入“泥沼”的狀況本身值得深思,另一方面,書中的大部分篇章則反映了在去除媒體預設立場之後,交流的可能與必要,比如陳丹青與王安憶的對談,兩人的思想和學識互相激發與闡釋,讀來很有收穫,這是一本有內容的對話錄,同時也是對對話本身的思考。
作者簡介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餘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
書摘正文
繪畫與寫作
看過您的硬筆字,雋秀。《荒廢集》、《退步集》等書名都是自己所題。您不太講起與書法的淵源,我們先從練字的經歷講起好嗎?
我哪談得上會書法,更不知“書法的淵源”。小學時臨過幾頁王羲之的《聖教序》,還有蘇東坡,此後只是偶然寫寫。我沒有國畫畫案,沒有文房四寶,我不談書法的,那是太深的學問,被太多人談過了。
在形容一位美女時説到眉眼鼻梁筆筆中鋒,像王羲之的字。您比較欣賞的書法家是何時何人?
古典中國的好書法,都愛看。各有各的好,最好固然是魏晉和唐宋。格外偏愛王羲之《十七帖》,顏真卿《祭侄文稿》。漢簡也歡喜,尤其那些軍令的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