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莫言:沒必要沾沾自喜 我依然匍匐在文學面前

時間:2014-04-02 08:36   來源:太原日報

  原標題:評論:莫言的“狂不起來”是一種境界

  日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做客某活動並進行演講。莫言在演講中透露,“得獎的時候,我也沒感覺我不是一個普通人。我覺得沒有必要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從此就高人一等。我依然匍匐在文學面前,匍匐在偉大的勞動者面前,非常謙虛地向他們學習”。(《汕頭日報》2014年3月25日)

  何為匍匐?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爬行或爬,如匍匐前進等。對於莫言自己的“匍匐”二字,莫言進一步解釋:“我就是這麼個人,我的低調不是偽裝的,而是發自內心的。你讓我狂,我也狂不起來,因為我沒有狂的資格。諾貝爾文學獎讓我一下子成為眾人注意的焦點;但是從我內心來講,沒什麼變化,反而更加提醒我一定要謹慎。”莫言的“狂不起來”不僅是一種文學創作者的素養,也是一種做人的境界。

  藝術創作和做人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正比例關係,做人做不好,即使有再高的藝術技巧也難以創作出好作品,內心黑暗、不健康,要想實現所塑造人物的積極向上是不可能的,也正是莫言自始至終的低調和謹慎,才成就了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也才能夠讓今天的莫言渾身上下散發著藝術創作和做人的多重美德和美感。莫言的過去,成就了莫言的今天;莫言的今天,將繼續書寫莫言日後的輝煌。

  做人特別是做文化藝術界的名人,面對不期而至的巨大榮譽,很容易翹尾巴,更容易自我膨脹,還容易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具體的表現就是聽不進反面意見,剛愎自用和自以為是,這樣的心態無論是對於藝術還是做人,都十分有害,縱觀多少文化名人和大腕,出名後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人上有人,因為狂妄和自傲,從此讓多少朋友選擇了遠離,讓多少人深感失望,讓多少人從此“刮目相看”,深刻感受到了“人怕出名豬怕壯”的苦辣滋味,名人做人要低調,談何容易?!

  默默無聞時,低調、謙恭和謹慎也許不難,難就難在功成名就之後還能夠保持一份理性和平和的心態,善待藝術和周圍的人。從莫言的這次演講中,能夠感受到莫言對待藝術的態度和做人的情操,這是莫言的精神財富,也必然對中國文化藝術界的精神操守産生正能量。

  莫言的“狂不起來”,也源於時常的懺悔和自省,這樣才能夠提醒自己不敢妄自菲薄和忘記過去。莫言就談到,“現代人批評別人多,批評自己少”。他笑言,有次與太太散步,遇見一位受傷的老人,太太主動前去救治,自己當時還勸阻太太不要惹事。事後那位老人的家人到府感謝,自己覺得十分慚愧。現在遇到受傷的老人救不救助?莫言認為,應該大膽地上前幫忙、救治。

  莫言的“狂不起來”,還和良好的家教有關。莫言獲諾獎後,其家人無不表現出了受寵不驚的良好修養,這也是莫言家族的精神道德財富。莫言曾經講到:“得獎以後,我回老家看我父親。他在全家人面前對我説,‘以前,我覺得我和村裏的人是平起平坐的,現在你得了諾貝爾獎,我反而得更謙卑了,甚至覺得我要比他們矮一頭。’”兒子獲得了這麼大的榮譽,身為父親卻感覺比之前“矮一頭”,不能不説是一種更高境界的謙卑,不管是莫言還是他父親,越是感覺“矮一頭”,在公眾的心目中就會“更高一頭”,莫言的“狂不起來”就是一種莫大的藝術魅力和人格魅力,需要很多藝術工作者琢磨和反思。 魏青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