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就怕錯過另一種人生所以才去看世界:越活越年輕

時間:2014-03-26 13:21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原來這位中國姑娘是臺灣人,於是我們就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了。她很耐心的一一解答:這位老婦人叫埃瑪,今年已經82歲了,從蘭蘇公園建園起就在這兒當義務收票員,堅守崗位,非常負責,偶爾有亊或生病來不了,都提前打電話請假,和我們的正式員工一樣認真工作。她的兒女們都在別的城市工作,她獨自一人在波市生活,她喜歡中國的古典園林藝術,所以選擇在這裡做義工。噢,原來如此。

  了解了埃瑪老人的經歷,我們都肅然起敬,想想剛才的想法不禁臉紅了。俗話説: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置身於一個環境久了就容易失去對環境的反思能力,會認為一切存在都理所當然,對國人信用缺失的問題也是如此。但是一旦跳出這個日常環境,就會發現原來信用社會可以那麼美好。老人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我們放進去,何需跑去把領導叫來,而在老人去叫領導時,又有三個遊客進門,看看收票員不在,就老老實實地等在那兒。在我們看來這有些“傻”的舉動,不都包含著一個信用嗎。老人對領導對工作的信用, 遊客對工作人員的信用,這些信用在有人無人時是一樣的,他們是那樣的自律,無需任何人監督。記得一個中國留學生第一次在美國參加考試,,發現考場裏居然沒有監考老師,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清華、北大考試時也會有嚴格的監考制度。當他問一同參加考試的美國學生,監考老師去哪兒了?美國學生很驚訝,説為什麼要有監考老師呢?這種勞動有什麼價值?考試開始了,每個考生都被要求在試卷上寫下這麼一句話:“這是我誠實守信的工作,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後,所有的學生都規規矩矩地解答著試題,無人翻看書,也無人抄襲,他們真的履行了自己對誠信的承諾。

  就像埃瑪老人,她完全可以用她的特權,把我們放進去,可她一定要去請示領導才做,這就是誠信的力量。老人的行為正像一句中國古詩詞裏説的:如實乃是純凈至真,山是山,水是水,天地之法,凈如實。讓我們把這句中國的老話送給這位可敬的老義工,“至誠共鑒,如實品味”。

  出門口的時候,望著站在凜冽寒風中的老義工,我們心中充滿了敬意和感慨,要求和她合影,她欣然同意,並且認真的整理衣服。快要照的時候,她又突然要求等一下,然後把帽子摘了下來,滿頭銀發隨風飄動,更加儀態萬芳。因為她發現我和老伴都沒有戴帽子,所以特意摘下來,以示禮貌,瞧,這就是信用社會的每個人都在尊重別人的同時,也體現出自己的尊嚴。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