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陳丹青寫犯忌話題:在恩準的尺度內口無遮攔

時間:2014-03-17 13:15   來源:新京報

  如果給了你説話的權利,你如何把握這種權利呢?

  這不能算是一部“嚴肅”的著作,書中的內容是陳丹青近年來雜文、隨筆、演講稿的結集,內容按主題分為了藝術、影像、社會以及木心,可以想見全書內容的駁雜。

  內容雖然駁雜,但卻並不深奧難懂,當然作者本身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閱歷還是會給你一些給養與啟示。比如其中一篇文章寫到杜尚,提到美國抽象畫家馬瑟韋爾説杜尚是個難以受傷害的人,進而陳丹青發問:我們自己容易受到傷害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拋開杜尚西方現代藝術大師的頭銜,他身上的坦然和平靜也是我們少有的。陳丹青寫下了杜尚很有名的一句話:“我珍惜呼吸勝於工作。”這句話觸動了我,真實的活著是最重要的,敞開地活著,而不是拘泥于形式。陳丹青提到了杜尚對於薩特拒絕領諾貝爾文學獎的態度,杜尚説:“你接受一件事,拒絕一件事,其實是一回事。”我覺得這大約就是不要拘泥于形式的意思。

  讀這本書大部分文章的感受都是如此:你通過陳丹青的視野了解一些人和一些事,如果他的視野和你契合,你可能會繼續尋找深入了解這些人事的途徑,如果不契合,你可能會覺得這就是高級的心靈雞湯,止步於此了。

  除了藝術領域,陳丹青在書中還對很多社會時事發言,比如城市建設、郭美美事件等。在這個資訊極度豐富的時代,每個人好像都要對公共事件抱有自己的立場,公共知識分子尤其被要求如此,被時代裹挾的人們真的有能力洞察事實,給出先知般的答案嗎?如果給了你説話的權利,你如何把握這種權利呢?陳丹青似乎也有這種困惑,“幾乎每週,我被各種稿約引向陌生而犯忌的話題,並在恩準的尺度內,口無遮攔”,他覺得這是一種“曖昧的責任”。當很多人有“責任”對這個時代發言,世界究竟是變得更清晰還是更模糊了呢?

  觀點:總之,這是一本你不用花過多精力來看的書,你可以在週末的下午去書店花一點時間看看陳丹青眼中的世界,然後轉身離開,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