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霸王別姬》編劇蘆葦首出著作講述《電影編劇的秘密》

時間:2013-12-17 13:11   來源:新華悅讀

15日下午,著名編劇蘆葦與作家王天兵攜新著《電影編劇的秘密》在京舉行發佈會。

  提起第五代導演以及他們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人們會想到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藝謀的《活著》、周曉文的《秦頌》、何平的《雙旗鎮刀客》以及葉大鷹的《紅櫻桃》等等,但觀眾很少知道[些電影劇作初稿或梗概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編劇的蘆葦。他完成而未投拍的劇本還包括香港導演陳可辛約寫的《等待》、吳宇森約寫的《赤壁》。而由他策劃、編劇,由第六代導演王全安執導的《圖雅的婚事》,還榮獲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他根據中國暢銷書《狼圖騰》改編的同名電影劇本,目前正由法國導演讓 阿諾執導拍攝,將於2014年界公映……

  在當代華語電影界,甚至在世界電影領域內,也難以找到第二個像蘆葦這樣的電影編劇,曾創作過這麼多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電影劇作,並榮獲如此多的國際大獎。

  蘆葦是誰?他是什麼樣的人?有怎樣的成長經歷?他又是怎樣掌握電影編劇藝術的?為什麼這麼多不同年齡、不同風格的導演,與他合作創作出了自己的代表作?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電影編劇的秘密》一書以充足的篇幅,以一種獨特的對話方式,深入淺出地回答了上述問題。與蘆葦對話的是他的摯交——作家、學者王天兵。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王天兵就出版了《西方現代藝術批判》一書,這是中文領域內第一種全面反思二十世紀西方藝術的學術書籍,他在美術領域的系列圖書早已成為大陸港臺數十所高等院校的參考書;近年來,他還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編訂出版了俄國作家巴別爾的系列著作,並撰寫了相關專著《哥薩克的末日》及《和巴別爾發生愛情》,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巴別爾正可謂電影宗師,蒙太奇手法的創始人愛森斯坦就曾得益於巴別爾的小説。王天兵對東西方藝術史、電影史、文學史均有全面的了解和研究,這使得他在蘆葦談話時,能夠不拘泥電影專業和中國文化背景,同時,因為他本人也是作家,熟悉各種文體,他的提問方式有別於普通媒體採訪,他的發問往往能出其不意地揭示創作過程隱秘的核心。這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産生一種獨享秘笈的快感。

  《電影編劇的秘密》是蘆葦的第一本專書,也是他的一本心靈回憶錄。一個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普通中國人,既沒有世家出身,也沒有專業學歷,他是怎樣成長為一個世界級的電影編劇的?蘆葦和王天兵用聊天的方式,一邊回溯蘆葦的成長經歷,一邊講解編劇技巧,同時説古論今,品評中外電影,文風平易近人、實在具體。提問者面面俱到,而回答者則毫無保留。其中既有普適的編劇法則,又有實戰教訓,還有對電影經典的案例分析,除了深入探討類型與藝術關係之外,還有蘆葦對自己職業生涯重要作品逐一進行的技巧分析,有很強的實用性,完全可以看做是一部寫作指南。

  《電影編劇的秘密》系列談話曾首發于《讀庫0804》,當年即引起很大反響,不但使該期雜誌加印,而且電子版在網路上流傳至今……一位網友看後曾發帖説:“如果蘆葦有心為中國電影事業做更大的貢獻, 他應該暫時放棄編劇工作, 專門編寫一本總結彙編所有已知模式,並用經典案例進行講解的書。奧斯卡應該因為一本書而授予他一個終身成就獎。”

  梁文道曾在《開卷八分鐘》欄目專門介紹過《讀庫》上的這篇談話,他説:“蘆葦跟王天兵談編劇的心得,我建議所有寫文章、做創作、尤其是搞電影的人都應該看一看。”

  談話的續篇接著在《讀庫0901》發表,一位職業影視工作者看後曾發帖説:

  “蘆葦和王天兵談編劇的方法是實戰性的,較之純理論的鴻篇巨著,更有點化的作用,加之是針對中國電影的具體例子來談的,直接觸到我們自己電影的痛處,讓我們對自己的問題有更清醒的認識。

  藝術不可教這種事,令想要從事藝術的人既嚮往又頭疼。蘆葦以對“類型”的關注,透露了他編劇藝術的秘密,這其中言傳身教的談論方式,比起《故事》、《認識電影》、《電影劇作寫作基礎》等等大部頭著作的系統概括總結,讓我得到的啟發多很多。蘆葦講述的很多軼事更是時常令我拍案叫絕。而王天兵採訪的提問方式也給我做紀錄片帶來極大啟發……向同行們極力推薦,相信各人都會有針對性的收穫。”

  蘆葦在本書中闡發的劇作經驗,不只是對專職影視編劇,對其他門類的作者也會有啟發,尤其是對各中小學、大專院校學習寫作的莘莘學子們,他們湮沒在數十人、上百人的大課裏,也許仍在創作的門外徘徊;還有,對那些拜了名師卻得不到口傳心授的藝徒們,還有那些有過一些寫作經驗,但渴望突破的寫手們——他們都能在傾聽蘆葦的談話後獲益匪淺——此書可以作為各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