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胡錫進論複雜中國:誰是複雜中國的最大公敵?]
書 名:胡錫進論複雜中國
作 者:胡錫進 主筆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作者簡介:
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1960年4月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于解放軍南京國際關係學院。1989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獲俄羅斯文學碩士學位。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報常駐南斯拉伕記者,深入前線報道波黑戰爭。1996年至2005年任環球時報副總編輯。2003年前往海灣前線報道伊拉克戰爭。2005年起擔任環球時報總編輯。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200余篇選自於2011年至2013年環球時報已經發表的社評和單仁平文章,主筆為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在社評完成的第一時間,由中國思想界各個領域最權威的學者和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給予意見,容納了來自全社會的大量思想,具有廣泛的社會認同度,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主流社會的聲音。 "複雜中國"是胡錫進本人對當下中國的總認識,也是他主持的環球時報社評總論點。《環球時報》一直嘗試從所能做到的儘量寬闊的視角品論中國,介紹世界,梳理中國內外的複雜性。它呈現了一個很多媒體評論所沒有的認識角度,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局面。
書摘正文:
序言
不缺席,不落俗,不敷衍
米博華
胡錫進面部表情相當生動:閒談時,笑容可掬,圓融、內斂,和顏悅色;工作時,眉頭緊皺,敏感、外撲,銳氣逼人。或可説,總編的性格,一定會折射出一張報紙的面孔;而主筆的風格,亦必留痕于文章的字裏行間。環球時報特別是時報社評擁有大量讀者,贊成者擊節鼓掌,不贊成的熱諷冷嘲,這也不奇怪,説明時報社評在輿論場上的影響力。李普曼説,探索和批判是評論家的使命。在當下中國,探索也是一種建設,而批判與創新往往是一體兩面,這是一個社會保持活力並不斷激發新活力的元動力。
胡錫進在本書自序中説,"複雜中國是我本人對當下中國的總認識,也是由我主持環球時報社評的總論點。"我深以為然。引而伸之,再補充説幾句。
中國的外部環境和國內建設呈現錯綜複雜的情勢。我們應意識到,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大國,深刻改變著國際政治的格局,誰也説不清這種變化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大國和小國、近鄰和遠邦、意識形態相同和不相同的國家,都在認真研判中國崛起之於本國的長遠利益,重新界定與我們這個新興大國的微妙關係。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樣,面對這種調整,有的腳步淩亂,有的難以適應,有的甚至張皇失措。中歐隔岸眺望,中美俄且看且走,中國與周邊鄰國探底試水……許多故事讓人看不大懂,許多事態讓人頗費思量。上述變化,提示我們,即使我們想,恐怕也很難做到守拙和低調。海灣地區的穩定不再與我無關,那裏有我們成百上千億的投資,利益攸關;東亞三國的關係以及南中國海的平衡、角力乃至爭端也不僅僅是外交的口水戰,那裏有歷史恩怨和現實問題,關涉中國安全。大國之間如何減少誤判,如何管控分歧,如何平衡損益,從而維護和平與發展,十分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
國內改革建設的複雜性也決定了我們選擇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總目標下,一個夢、兩個夢,無數個夢想都需要具體的解析,把夢想變為現實更需要正確的路徑。如何統籌,如何協調,如何兼顧,如何平衡,本身就是一個難題。絕對平均主義不行,但貧富差距拉大也不行;只熱衷GDP增長不行,忽視了發展速度也不行;不改善民生絕對不行,但預期值太高也不行;不加強市場監管不行,但過多的行政干預也不行……教育無小事、就業無小事,那麼醫療、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也不是小事。從某一個局部上看,似乎都能理直氣壯講出一番正確的道理、合理的訴求,但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可能又有另一個説法。這就是現實的中國:充滿活力地向前發展,但也面臨著矛盾困擾和多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