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荒原之戀》:西部石油人的百年中國夢

時間:2013-06-27 09:24   來源:新浪讀書

《荒原之戀》

  《荒原之戀》

  內容簡介:

  建國之初,美國軍艦橫戈太平洋,朱總司令感慨:沒有石油,我們的飛機、坦克、大炮不如一根打狗棍。

  小説以新中國最早的油礦——獨山子為原型,講述了西部石油人為了中國夢,戰嚴寒、鬥酷暑、奮戰大荒原的生死戀歌。

  李長庚在西伯利亞為解救俄羅斯姑娘愛蓮,失手打死闊闊夫,引發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活劇:月夜棄屍,逃亡莫斯科……淘金客、土匪、德軍……茱莉亞用生命救所愛,愛蓮深情喚醒沉睡人,荒原上打井,地窩子生子,發現大油田,建設大煉廠……

  《荒原之戀》用悲壯的筆調展現了二戰、中蘇關係變化等重大歷史事件,還原了百年油礦的滄桑巨變,再現了大動蕩時代家國變遷和小人物的命運,鑄就一部小説版的西部石油史。

  名家推薦:

  《荒原之戀》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作協副主席、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親筆題名推薦,中國作家網新書快遞欄目進行了推薦。陳忠實先生説:“這是一部深情書寫新疆石油發展史的力作,又是一部淒美哀婉的跨國愛情史話。小説以西部石油重鎮獨山子油礦為原型,以中國勞工李長庚和俄羅斯姑娘愛蓮的淒美愛情故事為基礎,塑造了一群鮮活的石油工人形象,再現了西部建設者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新疆作協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董立勃説:“雜糅的本土方言和工業術語增強了敘述語言的鮮活性和文本的獨特性,既有史詩般的意味又有生活化的氣息和濃厚的異域特色,讀來很有味道。” 新疆作協原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趙光鳴説:“閱讀《荒原之戀》,讓人不禁被人物跌宕的命運和淒美的愛情所感染,那平實舒緩的語言,凝重蒼涼的筆調,增添了史詩般的氣質和格調,讓人一步步走進西部,感受戈壁荒野和石油人的精神世界。”

  作品特點:

  《荒原之戀》是一部淒美的跨國愛情小説。作者在講述這個久遠的愛情故事的同時,也向今天的人們展現了幾十年前西部石油人為了中國夢,戰嚴寒、鬥酷暑,奮戰大荒原的英雄事跡,再現了新疆乃至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程。

  小説以李長庚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合理地運用了倒敘與插敘,使整個故事劇情顯得緊張而又緊湊,增加了戲劇性衝突,同時更集中地把人物的精神風貌與內在氣質得以展現。作者把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滄桑凝注于筆端,以雷霆萬鈞之勢,由時間和地域兩個層面傾瀉而出,既有史詩性,又有傳奇性。

  時間跨度層面: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抗日戰爭、到蘇聯時期的衛國戰爭,從解放初的工業建設,到文化大革命及改革開放新時期,每個歷史時期都和主人公李長庚、愛蓮的人生命運相關聯,使整部小説有了歷史的縱深感。

  地域跨度層面:從中國的山東到東北,到蘇聯的西伯利亞,從黃土山(獨山子)油礦、克拉瑪依油田開發,到獨山子石化建設,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傳奇故事,豐滿了小説的傳奇性。不論是中國東北的熊瞎子溝金礦,還是蘇聯的西伯利亞伐木場,到後來的莫斯科、阿亞古斯、新疆獨山子油礦,作者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利用風土人情、利用場景構思故事,使故事更加可讀、可信,巧妙地結合地域環境營造西部傳奇氛圍,塑造人物硬漢形象。

  更為可貴的是,作者在大跨度的時間和地域範圍內,將國際和國內兩個舞臺的歷史事件緊密結合,將二戰期間的蘇聯衛國戰爭、中蘇石油合作,以及中蘇關係惡化等歷史事件有機地融合在故事情節中,將人物的命運和歷史政治背景緊密結合,在大時空內穿插迂迴,構成一部真實的歷史畫卷。作者把獨山子的石油發展歷史和傳奇故事融合在一起,精心構造,細緻打磨,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

  作品選題視角獨特,歷史背景宏大,題材多元豐富,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生動感人,人物命運坎坷多桀,愛情忠貞淒美。整部作品語言流暢,情節生動,故事結構獨特,人物真實可信,講述了三代石油人愛情婚姻生活的同時,也如實記錄了他們所面臨的艱難困苦,弘揚了人間的真情美、愛情美、親情美、友誼美,還原了五六十年代中蘇石油合作時期的某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再現了獨山子油礦每個歷史階段發展的真實場景,展示了老一代石油人可歌可泣無私奉獻的愛國情操,深度挖掘了石油工人心靈深處的真善美,高度讚揚了開拓者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頑強拼搏、永爭一流的精神。他們是老一代西部石油開發者的真實身影,他們為了中國夢,在荒原上創造了中國石油工業的奇跡,他們用青春年華、愛情甚至生命,鑄就了西部石油建設的豐碑。他們,是共和國的脊梁。

  作家謝耀德是新疆本土一位重要詩人,這部作品感情濃烈而有節制,作者不是一味追求故事的傳奇性,而是把握情緒,有時極力鋪排,有時點到為止,大悲之中安排一些小溫暖,讓人在痛苦中看到光明,使作品充滿正能量。歌曲《喀秋莎》的使用獨具匠心,這首歌幾次出現,衛國戰爭中、中蘇合營時候、戀愛時、分離時,而每次出現,都因場景的不同、人物心情的不同,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在閱讀中不但帶給讀者畫面感、音樂感,更是一種氣氛的烘托,調動起讀者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一起體味作品。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