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大國學:季羨林口述史》

時間:2010-09-01 08:55   來源:新華網

前言

  2008年10月1日,季老讓人給我發短信,説希望和我私下談談。當時我正在山東泗水尼山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接到這個短信,我很納悶,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但是很?,季老身邊的人給我來電話,簡單説了季老想讓我當助手的想法。我感到問題不是那麼簡單,於是立即找到在尼山參加主辦會議的丁冠之教授,他是我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朋友,我徵求他對此事的意見。同時,我也徵求了在尼山參會的《文史哲》主編王學典教授的意見,他是我的頂頭上司,必須經過他的同意。我們分析了季老為什麼會找我的各種情況,也分析了各種可能對我不利的情況,但是最後還是統一了認識,無論如何,季老自己提出這個意見,我不能不去。當然,那時候,我還根本不知道季老為了讓我去當助手,已經在10月1日那天給溫家寶總理寫了信,稱自己需要一位助手,並希望助手是我。

  這樣子,我給季老身邊的人回了電話,表示處理完近期的事情儘快去季老那裏。

  我是在2008年10月9日到北京的。10日上午,我趕到301醫院南外科4層3床,拜見季老。季老明確表示讓我當助手,做口述歷史的事情。這讓我想起,大概從2007年3月6日,季老已經陸續給我講過一些了,在我編輯中國書店的《季羨林説國學》的時候,季老專門講了對國學的系統觀點,申述了“大國學”的理念。我當時把季老的那次談話整理以後,經過季老的同意,定題為《中國文化是五十六個民族創造的文化》,作為該書的前言,放在該書裏面了。這年的3月22日和其他的一些日子,季老也口述過多次了。

  季老讓我下午再去一趟。10日下午,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社科出版中心的編輯要讓我給季老轉交版稅,我告訴他們,我的習慣是從來不轉交季老的稿費或者版稅,以前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所有季老的著作,我都是帶責任編輯直接到301醫院的。於是我便徵得季老同意,和陜師大出版社的編輯一同前去醫院,我們大約談了30多分鐘。陜師大出版社給季老送去49000元版稅,季老交給護工岳愛英收存。10月11日上午,我沒有去醫院,季老寫了讓我當助手的授權書。10月12日上午,我去301醫院,核實了過去有過疑問的幾個問題:筆名希逋、齊奘、羨、羨林、羨齋等。季老強調自己要口述的第一部分內容,會側重於談性格是可以改變的。當時約定,從13日上午開始,正式口述歷史。

  2008年10月13日,正式開始了口述歷史的工作。早晨5點,我起身,從昌平燕丹燕城苑小區乘公交車,轉天通苑5號線地鐵,到東單轉1號線,到五棵松出站,再走到301醫院,7點準時進了病房。護工岳愛英説,季老已經在等我了。從這時候,季老開始口述歷史。301醫院為了保證季老的健康,規定每次口述不要超過50分鐘,但是季老談到高興的時候,往往就不遵守醫院的規定。第一次季老就從7點談到8點半,一開始就收不住,超過醫院規定的一倍時間。護工岳愛英多次催促季老打住,但是季老根本不予理會,照樣口述不誤。我也擔心,怕季老累,季老説,我沒有那麼嬌氣。

  那天在開始口述的時候,季老説明瞭為什麼要做口述歷史的原因,他説:

  今天我為什麼千里迢迢把你從山東叫來,要你做我的口述歷史,是因為你以前寫過我的傳記,對我比較熟悉。我們的國家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要跟上時代,不然的話,稍微一疏忽,就會被社會所拋棄。學術界我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但要做哪些工作,我自己也不清楚,什麼時候清楚,也不知道。但有一天非弄清楚不可。我覺得,知識分子是大事不糊塗,小事不一定不糊塗。做口述歷史,我的原則是“假話全不説,真話不全説”。這個原則,我多次強調過。有些事情現在還不能説,什麼時候説,不敢説(山東土話,意為不好説)。

  叫你來,是口述我的歷史。口述歷史,現在,在學術界也是很時髦的,而我則是因為眼睛視力減弱,看不見,無法寫東西。本來想寫兩篇文章,一篇談“俠”,一篇談“士”,但也都是因為眼睛的原因,而無法下筆。我也想寫一本《中外恩師譜》,也無法如願。

  過去我寫過的自傳,好多事情沒有寫,有些事情絕大多數對我有興趣的人還不知道。現在有必要更多地透露出一些,但我現在也不一定全説。

  口述歷史有什麼意義?現在學術界比較流行,有的口述歷史已經出版。對我自己來説,也很有意義。我已經年近百歲,應該對自己的一生做一個小結。

  為什麼想到你呢?因為我們相交甚久,互相了解比較多。你做這個工作最恰當。

  至於如何進行,如果口不停地説,一天可能就夠了。但是那樣太累。現在決定一天説2個小時,大概八九次就夠了。別的工作也可以做。

  就是這麼一個目的。

  我對你講的,不是對每個人都能夠講的?但也沒有什麼秘密,每個人都可以來聽。別人來聽,也可以。

  你聽我口述,你是對我了解最多的人。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你知道。所以請你來做這個工作。

  口述比較淩亂,我口述出來,由你來整理。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